社会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权力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社会契约论的核心 | 第17-28页 |
·社会契约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19页 |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社会契约思想 | 第17页 |
·中世纪、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政治契约论 | 第17-18页 |
·近代的古典社会契约论 | 第18-19页 |
·当代复兴的新社会契约论 | 第19页 |
·社会契约论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 | 第19-28页 |
·独立、自由、平等的政治主体 | 第20-22页 |
·普遍同意的政治原则 | 第22-23页 |
·自愿服从的政治义务 | 第23-25页 |
·正义民主的政治制度 | 第25-28页 |
第三章 社会契约论视角下的政府权力分析 | 第28-47页 |
·政府与政府权力的涵义 | 第28-29页 |
·政府权力的来源及基本理念 | 第29-33页 |
·政府权力的合法性来源 | 第29-31页 |
·政府权力的基本价值理念 | 第31-33页 |
·政府权力的结构及职能 | 第33-38页 |
·主权与治权 | 第33-34页 |
·有限的政府权力与职能 | 第34-36页 |
·政府权力的分权结构 | 第36-38页 |
·政府权力的运行原则 | 第38-41页 |
·法治的涵义 | 第38-39页 |
·政府权力依法行使 | 第39-41页 |
·政府权力的监督与制约 | 第41-47页 |
·监督政府权力的必要性 | 第41-42页 |
·社会契约论下的政府权力监督 | 第42-44页 |
·制约政府权力的最后一道防线 | 第44-47页 |
第四章 诉诸社会契约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47-50页 |
·诉诸社会契约论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诉诸社会契约论的可行性 | 第48-50页 |
第五章 我国政府权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50-56页 |
·我国政府权力的现状 | 第50-51页 |
·影响因素分析 | 第51-56页 |
·人性的不完善 | 第51页 |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 | 第51-53页 |
·制度建设尚不完善 | 第53-55页 |
·公民权利意识与民主观念的缺失 | 第55-56页 |
第六章 规范我国政府权力的对策与措施探索 | 第56-69页 |
·规范政府权力的关键是转变政府理念 | 第56-59页 |
·为政府“正名” | 第56-57页 |
·完成三大理念转变 | 第57-59页 |
·合理配置政府权力与职能,打造有限政府 | 第59-61页 |
·政府要进行自我约束 | 第59-60页 |
·推进法治建设和政府权力制度化 | 第60-61页 |
·培养公民的权利主体意识,以权利限制权力 | 第61页 |
·依法行使权力,打造法治政府 | 第61-64页 |
·增强宪法权威和宪政理念 | 第62页 |
·建立健全违宪审查制度 | 第62-63页 |
·完善以社会权力制约政府权力的制约机制 | 第63-64页 |
·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 第64-65页 |
·强化司法监督和独立监督 | 第64-65页 |
·发挥公民社会的监督作用 | 第65页 |
·发展公民社会,推进民主政治 | 第65-69页 |
·发展市场经济,培养契约意识 | 第66页 |
·推进社会自治,提高治理水平 | 第66-67页 |
·培育参与型公民文化 | 第67-68页 |
·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