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7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一、多元化战略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25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25-27页 |
一、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页 |
二、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三、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熵理论以及多元化的熵理论分析 | 第27-40页 |
第一节 熵理论 | 第27-32页 |
一、熵理论在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27-28页 |
二、熵理论的主要观点 | 第28-29页 |
三、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理论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多元化战略熵分析的可行性 | 第32-35页 |
一、赖负熵为生 | 第32-33页 |
二、多元化战略的熵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第三节 多元化战略的动因:熵变 | 第35-40页 |
一、企业的自组织分析 | 第35-37页 |
二、多元化战略动因的熵理论分析 | 第37-40页 |
第三章 企业多元化战略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40-51页 |
第一节 企业多元化战略分析框架 | 第40-41页 |
第二节 企业多元化战略变量分析 | 第41-51页 |
一、宏观环境 | 第42-43页 |
二、目标产业环境 | 第43-45页 |
三、企业内部环境 | 第45-51页 |
第四章 多元化评价模型构建 | 第51-64页 |
第一节 评价方法概述 | 第51-55页 |
一、层次分析法(AHP法)概述 | 第51-53页 |
二、管理熵模型 | 第53-55页 |
第二节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并确定权值 | 第55-60页 |
一、构造评价层次模型 | 第55-56页 |
二、确定权值的基本步骤 | 第56页 |
三、权值的确定 | 第56-60页 |
第三节 基于管理熵模型的多元化战略选择评价模型构建 | 第60-64页 |
一、基于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的多元化系统熵模型构建 | 第60-61页 |
二、多元化评价模型构建步骤 | 第61-63页 |
三、模型分析 | 第63-64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多元化的路标:新华联 | 第64-72页 |
第一节 新华联集团的简介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新华联多元化战略之“金六福” | 第65-72页 |
一、金六福战略的环境变量分析 | 第66-68页 |
二、金六福战略的模型分析 | 第68-71页 |
三、结果和讨论 | 第71-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一、结论 | 第72页 |
二、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附录: 企业多元化战略调查问卷 | 第80-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