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软土地区铁路路基工程风险管理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风险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基本概念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论文的拟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西南山区软土路基风险因素识别 | 第20-26页 |
·软土路基的特点 | 第20-22页 |
·软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 第20页 |
·软土的工程特性 | 第20-21页 |
·西南山区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 | 第21-22页 |
·软土路基处理方式 | 第22-25页 |
·复合地基法 | 第22-23页 |
·排水固结法 | 第23-24页 |
·换填法 | 第24页 |
·强夯法 | 第24页 |
·钢筋混凝土桩网结构 | 第24页 |
·钢筋混凝土桩板结构 | 第24-25页 |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风险因素的特点 | 第25-26页 |
第3章 风险管理的过程与方法概述 | 第26-34页 |
·风险管理基本步骤 | 第26-27页 |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27-28页 |
·德尔菲法 | 第27页 |
·智暴法 | 第27-28页 |
·核对表法 | 第28页 |
·面谈法 | 第28页 |
·风险评估的方法 | 第28-34页 |
·主观评分法 | 第28-29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9-32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2-33页 |
·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33-34页 |
第4章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风险因素分析 | 第34-70页 |
·风险因素的识别 | 第34-41页 |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风险事件 | 第34-35页 |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风险因素 | 第35-41页 |
·风险事件等级划分及风险因素的评估 | 第41-45页 |
·风险因素评估 | 第41-45页 |
·软土路基风险因素敏感性分析 | 第45-70页 |
·软土路基敏感性分析方法 | 第45-53页 |
·软土路基结构敏感性分析 | 第53-58页 |
·竖向排水体系加固软土路基敏感性分析 | 第58-59页 |
·粒料桩加固软土路基敏感性分析 | 第59-62页 |
·加固土桩加固软土路基敏感性分析 | 第62-64页 |
·风险因素敏感性分析图 | 第64-70页 |
第5章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风险等级评价 | 第70-97页 |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工程风险分级和接受准则 | 第70-79页 |
·软土地区路基工程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分级 | 第70-71页 |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工程风险事故发生后果估计 | 第71-76页 |
·软土地区铁路路基工程风险分级和接受准则 | 第76-79页 |
·软土路基风险分级估计 | 第79-82页 |
·软土路基及加固方式风险评价 | 第82-85页 |
·软土路基风险风险评价 | 第82-83页 |
·软上路基设置加固防护后的各种风险 | 第83-85页 |
·风险应对措施 | 第85-90页 |
·设计阶段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的预防措施 | 第85-86页 |
·对施工阶段风险的管理和应对措施 | 第86-90页 |
·软土地区路基工程实例分析 | 第90-97页 |
·工程概况 | 第90页 |
·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权重分析 | 第90-94页 |
·工程项目的风险评价 | 第94-9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