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的冲突及原因探析 | 第12-24页 |
第一节 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冲突的表现 | 第13-16页 |
一、典型案例的引入 | 第13-14页 |
二、媒体监督对立于审判公开的具体表现 | 第14-16页 |
第二节 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危机” | 第16-20页 |
一、公开审判非实质化 | 第16-17页 |
二、判审脱节导致庭审中心主义难以实现 | 第17-18页 |
三、审判流程不够透明影响判决权威 | 第18-20页 |
四、案件审理方式不统一 | 第20页 |
第三节 媒体的“角色错位” | 第20-24页 |
一、媒体的基本职能弱化,沦为弱势群体的维权工具 | 第21-22页 |
二、违反中立原则,报道案件带有倾向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的统一 | 第24-30页 |
第一节 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的统一 | 第24-27页 |
一、典型案例的引入 | 第25页 |
二、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的可共存性分析 | 第25-27页 |
第二节 媒体监督的积极意义 | 第27-30页 |
一、媒体监督有利于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 第27页 |
二、媒体监督有利于审判公开的实现 | 第27页 |
三、媒体监督有利于维护司法公正 | 第27-28页 |
四、媒体监督有利于审判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 第28页 |
五、媒体监督有利于宣传法律知识,促进整个社会的法制进步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的合理限度 | 第30-49页 |
第一节 域外法的经验 | 第31-34页 |
一、英美法系的考察 | 第31-33页 |
二、大陆法系的考察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的中国法概览 | 第34-36页 |
一、审判公开在中国的立法解读 | 第34-35页 |
二、有关知情权与新闻自由的立法规定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审判公开与媒体监督的合理限度 | 第36-49页 |
一、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二、审判公开——对媒体监督限制适度放开 | 第38-39页 |
三、媒体行为——在合理限度内进行 | 第39-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