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13-23页
 第一节 世界各国(地区)立法简介与评析第13-15页
  一、德国第13-14页
  二、法国第14页
  三、我国台湾地区第14-15页
  四、美国第15页
 第二节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第15-20页
  一、《民法通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第15-17页
  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第17页
  三、《道路交通安全法》——以无过错原则为主的多重归责原则第17-19页
  四、《侵权责任法》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吸收和发展第19-20页
 第三节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中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第20-23页
  一、公平原则在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中的地位第20-21页
  二、如何看待道路交通事故中公安部门的责任认定第21-23页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的认定第23-33页
 第一节 国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判断基准的借鉴第23-25页
  一、德国第23-24页
  二、日本第24页
  三、韩国第24页
  四、借鉴意义第24-25页
 第二节 我国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确定标准和立法状况第25-27页
 第三节 几种特殊情况下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认定第27-33页
  一、盗窃、抢夺或抢劫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确定第28-29页
  二、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赔偿主体的认定第29页
  三、出租、出借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主体的确定第29-31页
  四、机动车买卖未过户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赔偿主体的确定第31页
  五、机动车挂靠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赔偿主体的确定第31-33页
第三章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第33-40页
 第一节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第33-37页
  一、人身损害赔偿第33-36页
  二、财产损害赔偿第36-37页
 第二节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第37-40页
第四章 对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的几点建议第40-45页
 第一节 完善机动车强制险制度第40-42页
 第二节 完善道路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制度第42-45页
结束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一情况表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行政公务回避研究
下一篇:论行政行为说明理由制度的现状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