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导论第9-14页
 第一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一、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第9-10页
  二、法律物权与事实物权第10-11页
 第二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第11-12页
  一、不动产物权变动中所要保护的第三人类型第11-12页
  二、善意第三人与恶意第三人第12页
 第三节 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利益保护的原由第12-14页
  一、对善意第三人保护的法理依据第12-13页
  二、对第三人的保护其实是对交易安全的保护第13-14页
第二章 债权主义变动模式下的第三人利益保护第14-20页
 第一节 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下的第三人利益保护第14-16页
  一、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的基本内涵第14-15页
  二、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下的第三人保护第15页
  三、债权意思主义模式下的契据登记制第15-16页
  四、对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的简要评析第16页
 第二节 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的第三人利益保护第16-20页
  一、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基本内涵第17页
  二、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的第三人保护第17-18页
  三、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的权利登记制第18页
  四、对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简要评析第18-20页
第三章 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的第三人利益保护第20-28页
 第一节 物权行为理论第20-26页
  一、物权行为理论及其基本原则第20-21页
  二、物权行为的概念及其客观存在第21-23页
  三、物权行为无因性原则第23-24页
  四、物权行为无因性对不动产物权变动中第三人保护的作用第24-25页
  五、物权行为理论的缺陷第25-26页
 第二节 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小结第26-28页
  一、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与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比较第26-27页
  二、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的的权利登记制第27页
  三、对物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的简要评析第27-28页
第四章 公示公信原则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第三人保护问题中的适用第28-36页
 第一节 公示公信原则与第三人利益保护第28-32页
  一、公示公信原则第29页
  二、债权意思主义变动模式下的不动产登记公信力问题第29-31页
  三、债权形式主义变动模式下不动产登记公信力对第三人保护的作用第31页
  四、物权公示原则与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关系第31-32页
 第二节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第32-36页
  一、传统的善意取得制度及其理论优势第32-33页
  二、关于不动产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的讨论第33-34页
  三、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第34页
  四、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与物权行为理论的关系第34-36页
第五章 从《物权法》看我国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第36-43页
 第一节 我国《物权法》确立的不动产登记制度第36-38页
  一、从《物权法》看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特点第36-38页
  二、从《物权法》看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类型第38页
 第二节 我国《物权法》对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及评析第38-43页
  一、我国《物权法》对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第38-40页
  二、对我国《物权法》立法选择的简要评析第40-43页
结论第43-44页
注释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后记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含外力项的分数次非线性扩散方程:初始条件和外力项的相关影响
下一篇:纳米球帽结构铁磁/反铁磁双层膜的交换偏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