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企业选择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9页 |
·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6-20页 |
·问题的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问题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国内外目标企业选择研究综述 | 第20-36页 |
·并购协同效应的相关研究 | 第20-24页 |
·目标企业搜寻相关研究 | 第24-28页 |
·目标企业评价方面的相关研究 | 第28-30页 |
·目标企业定价相关研究 | 第30-35页 |
·目标企业选择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第35-36页 |
·论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 | 第36-39页 |
·论文的研究目标 | 第3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第2章 并购协同效应与目标企业选择相关理论 | 第39-60页 |
·企业并购的范围界定及其分类 | 第39-42页 |
·企业并购的概念 | 第39-40页 |
·企业并购的分类 | 第40-42页 |
·企业并购动机及其三维度量 | 第42-47页 |
·企业并购动机理论 | 第42-45页 |
·三维度量的体系内容 | 第45-47页 |
·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 第47-55页 |
·管理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 第48-49页 |
·经营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 第49-54页 |
·财务协同效应的产生机理 | 第54-55页 |
·协同效应与目标企业的选择过程 | 第55-59页 |
·协同效应理论用于目标企业选择的依据分析 | 第55-57页 |
·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选择原则和过程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3章 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的搜寻 | 第60-82页 |
·最优搜寻理论及信息搜寻方法 | 第60-62页 |
·最优搜寻理论及其应用的前提条件 | 第60-61页 |
·信息搜寻方法 | 第61-62页 |
·目标企业的搜寻空间与可识别信息 | 第62-65页 |
·目标企业搜寻的任务 | 第62页 |
·目标企业的选择空间和样本空间 | 第62-63页 |
·目标企业的可识别信息 | 第63-65页 |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的主要内容及获取途径 | 第65-73页 |
·目标企业搜寻标准 | 第65-66页 |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主要内容 | 第66-69页 |
·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搜寻信息 | 第69-71页 |
·并购企业自我搜寻信息 | 第71-73页 |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的成本效益分析 | 第73-76页 |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的影响因素 | 第73-75页 |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成本 | 第75页 |
·目标企业信息搜寻收益 | 第75-76页 |
·目标企业搜寻模型的构建 | 第76-81页 |
·模型建立的前提假设 | 第76-77页 |
·模型建立的过程及应用说明 | 第77-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4章 协同效应的识别与目标企业筛选、评价 | 第82-106页 |
·协同效应的识别 | 第82-87页 |
·管理协同效应的识别 | 第82-84页 |
·经营协同效应的识别 | 第84-86页 |
·财务协同效应的识别 | 第86-87页 |
·目标企业的筛选 | 第87-92页 |
·目标企业的初次筛选 | 第87-88页 |
·目标企业的二次筛选 | 第88-92页 |
·目标企业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92-96页 |
·目标企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93页 |
·协同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93-96页 |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目标企业综合评价模型 | 第96-105页 |
·集对分析理论及其评价目标企业的基本思路 | 第96-98页 |
·集对分析理论评价目标企业的优势分析 | 第98-99页 |
·目标企业集对分析评价模型构建 | 第99-101页 |
·算例 | 第101-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5章 基于协同效应的目标企业博弈定价模型和策略 | 第106-136页 |
·目标企业定价过程分析 | 第106-107页 |
·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 | 第107-113页 |
·贴现法 | 第107-110页 |
·资产价值基础法 | 第110-111页 |
·市场比较法 | 第111-113页 |
·协同效应增值及其度量模型 | 第113-118页 |
·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可行性分析 | 第113-114页 |
·协同效应的分部加总评估模型 | 第114-118页 |
·目标企业定价区间估算 | 第118-125页 |
·目标企业定价的影响因素 | 第118-119页 |
·并购企业的出价上限估算 | 第119-122页 |
·目标企业的要价下限估算 | 第122-124页 |
·并购谈判价格的区间估算 | 第124-125页 |
·目标企业博弈定价模型构建 | 第125-132页 |
·目标企业定价的博弈特性分析 | 第125-126页 |
·目标企业博弈定价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 第126-127页 |
·基于定价权的目标企业博弈定价模型 | 第127-132页 |
·基于定价权的并购企业谈判策略 | 第132-134页 |
·本章小结 | 第134-136页 |
第6章 基于协同效应的并购目标选择案例分析 | 第136-150页 |
·太极集团并购西南药业概况 | 第136-137页 |
·太极集团对西南药业协同效应识别与评价 | 第137-142页 |
·太极集团对西南药业的协同效应识别 | 第137-141页 |
·太极集团收购西南药业的协同效应评价 | 第141-142页 |
·太极集团基于协同效应的博弈定价分析 | 第142-148页 |
·谈判报价区间估算 | 第142-144页 |
·双方谈判定价的博弈分析 | 第144-148页 |
·本章小结 | 第148-150页 |
结论 | 第150-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152-16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1-163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任务 | 第163-165页 |
致谢 | 第165-166页 |
个人简历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