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 ·课题背景 | 第11-12页 |
| ·MoSi_2的晶体结构、微观组织及性能 | 第12-17页 |
| ·MoSi_2的组成及晶体结构 | 第12-13页 |
| ·MoSi_2的微观组织 | 第13-14页 |
| ·MoSi_2的性能 | 第14-17页 |
| ·MoSi_2的复合化 | 第17-19页 |
| ·SiC_w的结构、性能及对MoSi_2性能的影响 | 第19-23页 |
| ·SiC_w的结构及性能 | 第19-20页 |
| ·SiC_w对MoSi_2性能的影响 | 第20-21页 |
| ·SiC_w\MoSi_2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 ·国内外关于MoSi_2及MoSi_2\SiC_w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5-27页 |
| 第2章 材料与试验方法 | 第27-34页 |
| ·材料体系及成分设计 | 第27-30页 |
| ·原料分析 | 第27-29页 |
| ·成分设计 | 第29-30页 |
| ·试验及表征方法 | 第30-34页 |
| ·密度及相对密度测试 | 第30-31页 |
| ·粉体粒度测试 | 第31页 |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 ·成分及组织结构分析 | 第32页 |
| ·热震 | 第32-33页 |
| ·动态氧化 | 第33-34页 |
| 第3章 制备工艺及烧结动力学分析 | 第34-48页 |
| ·制备工艺 | 第34-38页 |
| ·MoSi_2粉体细磨工艺 | 第34-36页 |
| ·晶须的酸洗工艺 | 第36-37页 |
| ·分散工艺 | 第37-38页 |
| ·烧结工艺 | 第38页 |
| ·烧结动力学分析 | 第38-47页 |
| ·扩散蠕变理论模型 | 第38-41页 |
| ·实际烧结曲线 | 第41-44页 |
| ·第二相对烧结的影响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力学性能及韧化机制 | 第48-69页 |
| ·微观组织分析 | 第48-50页 |
| ·MoSi_2的微观组织分析 | 第48-49页 |
| ·MoSi_2\SiC_w的微观组织 | 第49-50页 |
| ·MoSi_2\SiCp的微观组织 | 第50页 |
| ·力学性能 | 第50-52页 |
| ·MoSi_2的断裂模式及本征脆性 | 第52-53页 |
| ·界面解离条件 | 第53-54页 |
| ·残余应力大小计算 | 第54-57页 |
| ·MoSi_2\SiC_w增韧机制探讨 | 第57-64页 |
| ·裂纹偏转机制 | 第58-59页 |
| ·晶须拔出机制 | 第59-60页 |
| ·晶须对裂纹的桥联 | 第60页 |
| ·晶粒细化 | 第60-62页 |
| ·晶须断裂 | 第62-63页 |
| ·残余应力增韧 | 第63-64页 |
| ·以减弱残余应力为目的的界面设计 | 第64-68页 |
| ·改性剂的选择 | 第65页 |
| ·增韧效果 | 第65-66页 |
| ·结果分析 | 第66-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5章 热震及动态氧化 | 第69-86页 |
| ·热震性能研究 | 第69-80页 |
| ·SiC_w对MoSi_2抗热震性的影响 | 第69-75页 |
| ·热震性能分析 | 第75-78页 |
| ·C的加入对抗热震性的影响 | 第78-80页 |
| ·动态氧化 | 第80-84页 |
| ·氧化机制 | 第80-82页 |
| ·氧化结果 | 第82-84页 |
| ·氧化结果分析 | 第84页 |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结论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