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包的成因及效应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16-4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6-22页 |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22-36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22-33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33-35页 |
| ·评述 | 第35-36页 |
| ·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 第36-40页 |
| ·理论意义 | 第36-39页 |
| ·实践意义 | 第39-40页 |
| ·研究目的 | 第40页 |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40-41页 |
|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41-42页 |
| ·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 第42-45页 |
| ·论文的难点 | 第42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42-45页 |
| 第2章 国际外包的概念及测度 | 第45-80页 |
| ·国际外包的概念、类型及性质 | 第45-55页 |
| ·外包的概念与类型 | 第45-48页 |
| ·国际外包的概念及类型 | 第48-51页 |
| ·国际外包的性质 | 第51-55页 |
| ·国际外包的测度 | 第55-62页 |
| ·国际制造外包的测度 | 第55-58页 |
| ·国际服务外包的测度 | 第58-62页 |
| ·国际外包的发展趋势与产业分布 | 第62-80页 |
| ·国际外包的发展趋势 | 第62-67页 |
| ·国际外包的地区分布 | 第67-73页 |
| ·国际外包的产业分布 | 第73-80页 |
| 第3章 国际外包的成因分析 | 第80-134页 |
| ·技术进步是国际外包的技术基础 | 第80-83页 |
| ·技术进步与多环节产业的发展 | 第80-81页 |
| ·技术进步与生产环节的可分性 | 第81-82页 |
| ·信息技术与国际服务外包 | 第82-83页 |
| ·中间投入品的比较优势与国际外包 | 第83-90页 |
| ·中间投入品的比较优势 | 第85-87页 |
| ·生产成本与国际外包 | 第87-90页 |
| ·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 | 第90-101页 |
| ·贸易成本及其构成 | 第91-94页 |
| ·贸易成本对国际外包的影响 | 第94-96页 |
| ·生产成本、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的决策 | 第96-98页 |
| ·贸易成本下降的放大效应 | 第98-100页 |
| ·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的地区分布 | 第100-101页 |
| ·技术进步、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 | 第101-116页 |
| ·运输技术进步与国际外包 | 第102-110页 |
| ·信息技术进步与国际外包 | 第110-116页 |
| ·制度变迁、贸易成本与国际外包 | 第116-134页 |
| ·经济全球化下的制度变迁 | 第117-124页 |
| ·贸易政策的制度变迁 | 第124-127页 |
| ·规制政策的制度变迁 | 第127-134页 |
| 第4章 国际外包的效应分析 | 第134-181页 |
| ·国际外包与贸易既得 | 第134-143页 |
| ·传统的H-O模型 | 第135-136页 |
| ·扩展的H-O模型 | 第136-137页 |
| ·模型分析 | 第137-143页 |
| ·国际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 第143-155页 |
| ·开放经济下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144-147页 |
| ·国际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147-154页 |
| ·结论 | 第154-155页 |
| ·国际外包的工资效应 | 第155-181页 |
| ·引言 | 第156-157页 |
| ·基本假设 | 第157-159页 |
| ·基本模型 | 第159-169页 |
| ·比较稳定分析 | 第169-177页 |
| ·结论 | 第177-181页 |
| 第5章 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现状及问题 | 第181-208页 |
| ·中国承接国际外包的现状 | 第181-196页 |
| ·中国承接国际制造外包的现状 | 第181-188页 |
|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现状 | 第188-196页 |
| ·中国承接国际外包存在的问题 | 第196-208页 |
| ·中国承接国际制造外包存在的问题 | 第196-200页 |
|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 第200-208页 |
| 第6章 政策与建议 | 第208-228页 |
| ·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 | 第208-212页 |
| ·服务外包现行国家的发展战略 | 第208-211页 |
| ·中国的发展战略 | 第211-212页 |
| ·提高中国比较优势的政策 | 第212-217页 |
| ·提高人力资本 | 第213-216页 |
| ·加强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研究与开发 | 第216-217页 |
| ·加快中国企业改革 | 第217页 |
| ·降低贸易成本的政策 | 第217-224页 |
| ·加强电信、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 第218-219页 |
| ·放松规制 | 第219-220页 |
| ·制定促进国际外包的优惠政策 | 第220-222页 |
| ·加强贸易便利化措施 | 第222页 |
| ·制定并完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 | 第222-224页 |
| ·其他相关政策 | 第224-228页 |
| ·健全、完善与国际外包相关的统计工作 | 第224-226页 |
| ·建立为国际外包服务的行业协会 | 第226-228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28-232页 |
| ·主要结论 | 第228-230页 |
|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230-232页 |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231页 |
| ·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231-2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232-247页 |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247-249页 |
| 致谢 | 第249-2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