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一、 侵占行为犯罪化的根据 | 第7-10页 |
(一) 侵占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将其规定为犯罪的根本依据 | 第7-8页 |
(二) 刑法调整的必要性 | 第8页 |
(三) 侵占行为犯罪化的历史渊源和世界潮流 | 第8-10页 |
二、 关于侵占罪犯罪主体 | 第10页 |
三、 侵占罪的对象 | 第10-19页 |
(一) 我国普通侵占罪犯罪对象的特点 | 第10-11页 |
(二) 对刑法第270条第1款犯罪对象的理解 | 第11-16页 |
(三) 关于埋藏物、遗忘物 | 第16-19页 |
四、 侵占罪的客观方面 | 第19-24页 |
(一) 非法占为已有的表现形式 | 第19-20页 |
(二) 对“拒不退还”和“拒不交出”的理解 | 第20-23页 |
(三) “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 | 第23-24页 |
五、 关于告诉才处理 | 第24-26页 |
(一) 告诉的主体范围 | 第24页 |
(二) 告诉的对象 | 第24-25页 |
(三) 侵占罪的诉讼形式 | 第25-26页 |
六、 侵占罪的既遂、未遂、预备和中止 | 第26-28页 |
(一) 结果犯还是行为犯 | 第26-27页 |
(二) 未遂、预备和中止的情形 | 第27-28页 |
七、 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 | 第28-31页 |
(一) 对亲属间侵占行为的认定 | 第28-29页 |
(二) 侵占罪与民事违约行为的区别 | 第29-30页 |
(三) 侵占罪与民事侵权行为的区别 | 第30-31页 |
(四) 侵占罪与不当得利的区别 | 第31页 |
八、 侵占罪与相关犯罪的区别 | 第31-37页 |
(一) 侵占罪与盗窃罪的区别 | 第31-35页 |
(二) 侵占罪与诈骗类罪的区别 | 第35-37页 |
(三) 侵占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 第37页 |
九、 侵占罪的量刑 | 第37-40页 |
(一) 关于“数额巨大”和“其他严重情节” | 第37-39页 |
(二) 不同的侵占行为的量刑问题 | 第39-40页 |
(三) 财产刑的适用 | 第40页 |
十、 关于附带民事诉讼 | 第40-43页 |
(一) 追赃与附带民事诉讼的关系 | 第40-41页 |
(二) 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告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类型 | 第41-42页 |
(三) 加强调解工作 | 第42-43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