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2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7-8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三)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一、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 第12-19页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唯心主义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哲学 | 第12-15页 |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旧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 第15-19页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实践范畴的不同理解 | 第19-24页 |
(一) 对实践的主观性理解 | 第19-20页 |
(二) 对实践的客观性理解 | 第20-22页 |
(三) 对实践的“主客观统一”的理解 | 第22-24页 |
三、坚持“主客观统一”的实践观,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 第24-33页 |
(一) 在坚持唯物主义的前提下,可以走向“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 第24-27页 |
(二) 在坚持实践出发点的前提下,也可以走向“超越”的理解 | 第27-29页 |
(三) “实践本体论”的逻辑困难 | 第29-33页 |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范畴的规定性 | 第33-38页 |
(一)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 第33-35页 |
(二) 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统一的思维方式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