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生产调度相关理论与数学建模 | 第13-23页 |
| ·引言 | 第13页 |
| ·问题描述 | 第13-16页 |
| ·生产调度问题的描述 | 第13-14页 |
| ·生产调度的分类 | 第14-15页 |
| ·实际生产中的调度问题 | 第15-16页 |
| ·实际的调度问题的特点 | 第15页 |
| ·实际调度问题的指标分类 | 第15-16页 |
| ·生产调度研究方法 | 第16-19页 |
| ·中药制药调度问题与JSP数学模型 | 第19-21页 |
| ·目标与约束 | 第19-20页 |
| ·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 ·模型的输入输出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中药制药生产调度及遗传算法 | 第23-39页 |
| ·引言 | 第23页 |
| ·GA基本原理 | 第23-31页 |
| ·GA生物学背景 | 第23-24页 |
| ·GA发展和现状 | 第24-25页 |
| ·GA的基本概念 | 第25-26页 |
| ·GA优点 | 第26页 |
| ·遗传操作 | 第26-31页 |
| ·编码、解码 | 第26-27页 |
| ·适应度函数 | 第27页 |
| ·个体适应度评价 | 第27-28页 |
| ·选择 | 第28页 |
| ·交叉 | 第28-31页 |
| ·变异 | 第31页 |
| ·GA求解中药制药生产调度问题 | 第31-38页 |
| ·作业车间编码方法 | 第31-34页 |
| ·基于优先列的编码方法 | 第33页 |
| ·基于优先规则的编码方法 | 第33页 |
| ·基于完成时间表达法的编码方法 | 第33-34页 |
| ·基于工件的表达法的编码方法 | 第34页 |
| ·基于工件对关系的编码方法 | 第34页 |
| ·基于工序的编码解码求解中药制药生产调度方法 | 第34-36页 |
| ·遗传算子 | 第36-38页 |
| ·选择算子 | 第36页 |
| ·POX(precedence operation crossover)交叉算子 | 第36-37页 |
| ·变异 | 第37-38页 |
| ·运行参数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中药制药生产调度原型系统设计 | 第39-49页 |
| ·引言 | 第39页 |
| ·中药制药企业生产状况分析 | 第39-40页 |
| ·中药制药生产调度系统分析 | 第40-41页 |
| ·系统目标 | 第41-42页 |
| ·调度模块组成及数据库结构 | 第42-43页 |
| ·系统模块结构 | 第42页 |
| ·系统数据库结构及相互关系 | 第42-43页 |
| ·系统设计 | 第43-47页 |
| ·规范化处理子系统设计 | 第43-45页 |
| ·算法子系统设计 | 第45-46页 |
| ·调度结果处理子系统设计 | 第46-47页 |
| ·系统开发模式与环境 | 第47-48页 |
| ·系统开发模式 | 第47-48页 |
| ·系统运行环境 | 第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中药制药生产调度原型系统实现 | 第49-55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生产调度原型系统介绍 | 第49-52页 |
| ·功能结构 | 第49-50页 |
| ·智能调度模块 | 第50-52页 |
| ·生产调度 | 第50-51页 |
| ·调度结果显示 | 第51-52页 |
| ·原型系统测试与应用 | 第52-54页 |
| ·基准测试用例 | 第52-53页 |
| ·正确性验证 | 第53-54页 |
| ·性能验证 | 第54页 |
| ·原型系统应用效果 | 第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总结 | 第55-56页 |
|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1-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