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协同视觉选择注意计算模型研究

致谢第1-9页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2页
   ·研究背景第18-19页
   ·主动视觉及视觉注意机制第19-23页
     ·主动视觉第19-21页
     ·视觉注意机制第21-23页
   ·视觉选择注意机制的研究现状第23-29页
     ·视觉注意的认知学研究第23-25页
     ·视觉选择注意计算模型的研究第25-29页
   ·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29-32页
     ·所选课题的来源第29-30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0-31页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31-32页
第二章 协同学、协同模式识别与视觉注意机制第32-46页
   ·引言第32-33页
   ·协同学理论第33-39页
     ·协同学简介第34-35页
     ·协同学的数学模型第35-37页
     ·支配原理和序参量第37-39页
   ·协同模式识别第39-43页
     ·协同模式识别的数学模型第39-41页
     ·协同模式识别的实现第41-43页
   ·协同视觉选择注意机制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三章 视觉注意特征图的尺度空间分析第46-66页
   ·引言第46-50页
     ·感受野和整合野机制第47-49页
     ·视觉特征图多尺度表示的必要性第49-50页
   ·视觉特征图的非线性尺度空间表示第50-58页
     ·图像的尺度空间表示第50-55页
     ·视觉特征图提取第55-56页
     ·低层特征显著图第56-57页
     ·视觉注意显著图第57-58页
   ·注视区域最佳尺度选取第58-61页
     ·规一化导数第59-60页
     ·最佳尺度选择第60-61页
   ·算法与实验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四章 任务相关的视觉注意显著图第66-82页
   ·引言第66-67页
   ·协同视觉模式感知第67-75页
     ·二义模式感知的协同动力学特性第67-73页
     ·多义模式的协同感知第73页
     ·偏置矩阵的性质第73-75页
   ·基于协同模式感知的任务显著图生成第75-76页
     ·低层视觉特征与协同感知模式的对应第75页
     ·视觉任务的分解第75页
     ·任务显著图生成第75-76页
   ·算法与实验第76-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五章 面向物体的视觉注意显著性度量第82-102页
   ·引言第82-83页
   ·感知物体的定义及其特征度量第83-88页
     ·认知学的研究第83-84页
     ·感知物体的数学模型第84-85页
     ·感知物体特征的图像固有维度度量第85-88页
   ·感知物体提取第88-90页
     ·种子区域的确定第88页
     ·感知物体增长第88-90页
     ·感知物体个数的确定第90页
   ·基于协同分组的物体显著性度量第90-95页
     ·感知物体的协同分组第90-92页
     ·物体组显著性度量第92-95页
   ·算法与实验第95-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2页
第六章 视觉注意引导的协同目标识别第102-120页
   ·引言第102-103页
   ·协同物体学习第103-106页
     ·基于主分量分析的原型物体表示第103-105页
     ·协同物体学习算法第105-106页
   ·协同目标识别第106-118页
     ·协同识别算法中的不变性问题第106-112页
     ·视觉注意机制引导的协同目标识别第112-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20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20-122页
   ·论文总结第120-121页
   ·研究展望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30-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碴轨道施工装备研发项目管理研究
下一篇:仿真VV&A分析和管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