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野鸭湖湿地植物功能性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湿地生态系统 | 第11-16页 |
·湿地定义 | 第11-13页 |
·湿地分类 | 第13-15页 |
·湿地生态系统特点 | 第15页 |
·湿地生态系统的演替 | 第15-16页 |
·湿地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湿地恢复及效果评价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植物功能性状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全球变化对湿地的影响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32页 |
·地理位置 | 第23-24页 |
·地质地貌 | 第24页 |
·气候 | 第24-28页 |
·温度 | 第24-25页 |
·降水 | 第25-27页 |
·日照与辐射 | 第27页 |
·土壤 | 第27-28页 |
·气候变化评价 | 第28页 |
·水文 | 第28-29页 |
·植被 | 第29-32页 |
·植物区系的基本组成 | 第29-30页 |
·野鸭湖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 第30-31页 |
·野鸭湖植被特点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分析方法 | 第32-37页 |
·野外调查与样本采集 | 第32-33页 |
·样带与样方调查与水准测量 | 第32页 |
·植物样本的采集 | 第32页 |
·土壤调查与土壤样本采集 | 第32-33页 |
·植物功能性状测定方法 | 第33-34页 |
·叶片鲜重 | 第33页 |
·叶厚度 | 第33页 |
·叶面积 | 第33页 |
·叶干重 | 第33页 |
·比叶面积 | 第33-34页 |
·叶体积 | 第34页 |
·叶干物质含量 | 第34页 |
·叶组织密度 | 第34页 |
·叶含氮量 | 第34页 |
·数据计算与分析 | 第34-37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34页 |
·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 | 第34-35页 |
·统计基本描述统计量 | 第35页 |
·相关分析 | 第35页 |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聚类分析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37-48页 |
·生物多样性 | 第37页 |
·植物组成 | 第37-38页 |
·湿地土壤和植被因子相关性 | 第38-39页 |
·回归分析与回归模型 | 第39-43页 |
·土壤湿度回归模型 | 第39-41页 |
·氧化还原电位Eh 模型 | 第41页 |
·植物数量模型 | 第41-42页 |
·芦苇群落平均高度回归模型 | 第42-43页 |
·湿地植物功能性状 | 第43-46页 |
·湿地植物聚类分析 | 第46-4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5页 |
个人简介 | 第55-56页 |
导师简介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