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58页 |
综述一 中医学对流行性感冒的研究进展 | 第13-27页 |
1 中医学对流感的认识 | 第14-16页 |
2 中药抗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3 小结和展望 | 第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7页 |
综述二 机体抗流感病毒感染免疫机制的研究 | 第27-49页 |
1 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 | 第27-29页 |
2 机体抗流感病毒感染 | 第29-32页 |
3 模式识别受体(PRR)与病毒感染 | 第32-44页 |
4 问题和展望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综述三 西药抗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49-58页 |
1 M2 离子通道蛋白抑制剂 | 第49页 |
2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 第49-51页 |
3 其它药物 | 第51-55页 |
4 问题和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58-122页 |
前言 | 第58-60页 |
实验一 毒热平注射液体外抗流感病毒增殖的实验 | 第60-73页 |
前言 | 第60-6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61-67页 |
1 材料 | 第61-62页 |
2 方法 | 第62-67页 |
结果 | 第67-71页 |
1 药物对细胞的毒性测定 | 第67页 |
2 病毒TCID_(50) 的测定 | 第67页 |
3 药物不同作用时间的抗病毒效率 | 第67-69页 |
4 不同加药方式的抗病毒效率 | 第69-71页 |
讨论 | 第71-72页 |
1 毒热平注射液体外抗流感病毒的特点 | 第71页 |
2 实验细胞的选择 | 第71页 |
3 中药对实验培养细胞的影响 | 第71页 |
4 实验方法的心得 | 第71-72页 |
5 展望 | 第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3页 |
实验二 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感染巨噬细胞释放NO的影响 | 第73-82页 |
前言 | 第73-7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4-76页 |
1 材料 | 第74-75页 |
2 方法 | 第75-76页 |
结果 | 第76-79页 |
1 病毒感染后不同时间巨噬细胞释放NO的水平 | 第76页 |
2 作用时间相同,药物浓度不同 | 第76-78页 |
3 药物浓度相同,作用时间不同 | 第78-79页 |
讨论 | 第79-81页 |
1 毒热平注射液对病毒感染巨噬细胞NO释放水平的影响 | 第79-81页 |
2 实验注意事项 | 第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实验三 毒热平注射液对流感病毒感染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第82-99页 |
前言 | 第8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2-84页 |
1 材料 | 第82-83页 |
2 方法 | 第83-84页 |
结果 | 第84-95页 |
1 RANTES 分泌水平的测定 | 第84-86页 |
2 IFN-β分泌水平的测定 | 第86-88页 |
3 IL-6 分泌水平的测定 | 第88-90页 |
4 IP-10 分泌水平的测定 | 第90-92页 |
5 MIP-1α分泌水平的测定 | 第92-95页 |
讨论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实验四 毒热平注射液抗流感病毒信号通路的研究 | 第99-122页 |
前言 | 第99-10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00-108页 |
1 材料 | 第100-104页 |
2 方法 | 第104-108页 |
结果 | 第108-113页 |
1 TLR7 信号转导通路信号蛋白mRNA表达的检测 | 第108-112页 |
2 毒热平注射液对核蛋白调节因子NF-κB p65 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讨论 | 第113-120页 |
1 毒热平注射液对TLR7 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第113-115页 |
2 关于NF-κB p65 蛋白 | 第115-118页 |
3 选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Q PCR)方法的依据 | 第118-119页 |
4 展望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结语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