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老龄产业概述 | 第11-21页 |
(一) 对“老龄产业”的认识 | 第11-16页 |
1. “老龄产业”概念的界定 | 第11-14页 |
2. 老龄产业的主要特征 | 第14-16页 |
3. 老龄产业与老龄事业 | 第16页 |
(二) 发展老龄产业的现实意义 | 第16-21页 |
1. 有利于加快健康老龄化社会的建立 | 第17-18页 |
2. 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养老保障财政负担 | 第18-19页 |
3. 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 第19-20页 |
4.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0-21页 |
5. 有利于我国参与世界市场竞争 | 第21页 |
二、我国老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8页 |
(一) 老龄产业发展不平衡 | 第22-24页 |
1. 老龄产业发展空间不平衡 | 第22页 |
2. 老龄产业中子产业间发展不平衡 | 第22-23页 |
3. 老龄产业供需不均衡 | 第23-24页 |
(二) 老龄产业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 第24-26页 |
1. 老龄产品及服务开发创新乏力 | 第24-25页 |
2. 老龄产业发展处于无序状态 | 第25-26页 |
3. 老龄产业发展缺乏专业性人才 | 第26页 |
(三) 老龄产业投资严重不足 | 第26-28页 |
1. 政府对老龄产业的直接投资不足 | 第26-27页 |
2. 老龄产业吸引的社会投资有限 | 第27-28页 |
三、我国老龄产业发展面临困境的成因 | 第28-35页 |
(一) 老龄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有限 | 第28-31页 |
1. 老龄群体整体消费能力低 | 第28-29页 |
2. 老年人的观念较传统 | 第29-31页 |
(二) 老龄产业投资主体缺乏投资积极性 | 第31-33页 |
1. 投资者对老龄化引发的商机缺乏敏感性 | 第31-32页 |
2. 投资者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 | 第32-33页 |
3. 投资者对老年人需求特点和消费心理缺乏研究 | 第33页 |
(三) 老龄产业发展的产业环境滞后 | 第33-35页 |
1. 老龄产业发展存在体制性障碍 | 第33-34页 |
2. 与老龄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4-35页 |
3. 缺乏政府必要的政策性支持与监管 | 第35页 |
四、推动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35-50页 |
(一) 发展我国老龄产业的基本原则 | 第36-39页 |
1. 积极推动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 第36-37页 |
2. 政策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 第37页 |
3.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 第37页 |
4. 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 第37-38页 |
5. 发展老龄产业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 | 第38-39页 |
(二) 促进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 第39-50页 |
1. 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 第39-42页 |
2. 发展老龄产业文化 | 第42-44页 |
3. 加强老龄产业的理论研究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 第44页 |
4. 推动老年产品和服务创新 | 第44-46页 |
5. 建立健全与老龄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46页 |
6. 制定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 第46-47页 |
7. 建立多元化老龄产业发展模式 | 第47-48页 |
8. 构建老龄产业网络信息平台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书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