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我国农村信用社监管模式的法律研究

摘要第1-8页
前言第8-9页
第一章 农村信用社监管的理论基础第9-18页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法律性质第9-13页
  (一) 相关学术观点评析第9-11页
  (二) 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准商业银行性第11-13页
 二、农村信用社监管的必要性理论第13-18页
  (一) 经济学基础第14-16页
  (二) 法理基础第16-18页
第二章 农村信用社的监管模式分析第18-30页
 一、监管的法律依据和目标第18-19页
 二、监管的主体第19-20页
 三、监管的内容第20-30页
  (一) 市场准入监管第20-21页
  (二) 审慎性监管第21-24页
  (三) 市场退出监管第24-30页
第三章 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模式的国际比较第30-39页
 一、美国模式第30-33页
  (一) 监管主体第31-32页
  (二) 监管内容第32-33页
 二、德国模式第33-35页
  (一) 监管主体第34页
  (二) 监管内容第34-35页
 三、日本模式第35-37页
  (一) 监管主体第36页
  (二) 监管内容第36-37页
 四、发达国家农村合作金融监管模式之借鉴第37-39页
第四章 我国农村信用社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完善第39-50页
 一、案例分析——关于格尔木市八家信用社市场退出的案例研究第39-40页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监管存在的问题第40-47页
  (一) 监管立法第40-41页
  (二) 监管主体第41-44页
  (三) 监管内容第44-47页
 三、我国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法律完善第47-50页
  (一) 更新立法理念,完善农村信用社监管法律体系第47页
  (二) 明确监管机关的分工与权限,建立全方位的监管体系第47-48页
  (三) 完善市场准入监管制度第48页
  (四) 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审慎监管第48-49页
  (五) 健全农村信用社危机处理体系,构建金融业破产制度第49-50页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遗传因素研究
下一篇:电子政务系统应急响应体系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