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第1章 总论 | 第12-16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数据的来源与研究的新意 | 第14-16页 |
·数据的来源 | 第14页 |
·研究的新意 | 第14-16页 |
第2章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 | 第16-18页 |
·马可维兹的均值—方差模型 | 第16-17页 |
·夏普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 第17-18页 |
·套利定价理论(APT) | 第18页 |
·证券投资基金的产权制度理论 | 第18-21页 |
·证券投资基金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19页 |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制度安排 | 第19-21页 |
·金融中介发展理论 | 第21-24页 |
·金融中介的定义 | 第21-22页 |
·金融中介的分类 | 第22页 |
·金融中介发展理论概述 | 第22-24页 |
第3章 国内外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24-31页 |
·国外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历史 | 第24-26页 |
·初级发展阶段 | 第24-25页 |
·稳步成长阶段 | 第25页 |
·迅速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历史 | 第26-28页 |
·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的总体发展情况 | 第26-27页 |
·基金管理公司的发展 | 第27-28页 |
·开放式基金的品种和数量的发展 | 第28页 |
·中国与美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比较 | 第28-31页 |
·中国与美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点 | 第28-30页 |
·中国与美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点 | 第30-31页 |
第4章 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现状 | 第31-37页 |
·开放式基金发展现状概况 | 第31-32页 |
·我国开放式基金进军国外金融市场情况 | 第32-33页 |
·开放式基金创新情况 | 第33-34页 |
·基金产品创新情况概述 | 第33-34页 |
·基金创新活动展望 | 第34页 |
·基金管理公司新业务开展情况 | 第34-35页 |
·基金专户理财业务 | 第34-35页 |
·基金企业年金管理业务 | 第35页 |
·基金业整合大幕拉开 | 第35-37页 |
第5章 我国开放式基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第37-55页 |
·基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 第37-41页 |
·基金治理的涵义 | 第37-38页 |
·我国基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0页 |
·用不完全契约理论对基金治理问题的分析 | 第40-41页 |
·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分析 | 第41-43页 |
·基金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学意义分析 | 第41页 |
·目前我国基金信息披露制度情况简介 | 第41-42页 |
·我国基金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的缺陷及相应分析 | 第42-43页 |
·基金绩效评估体系中现有的问题 | 第43-55页 |
·我国开放式基金评级现状 | 第43-44页 |
·评级体系中常用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模型介绍 | 第44-47页 |
·用传统的绩效评估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的实证分析 | 第47-54页 |
·开放式基金评级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 第54-55页 |
第6章 推动我国开放式基金稳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55-67页 |
·完善开放式基金治理结构 | 第55-61页 |
·开放式基金基金治理结构框架设计 | 第55-56页 |
·加强开放式基金基金内部治理的各项措施 | 第56-60页 |
·推动开放式基金基金外部治理各项措施 | 第60-61页 |
·促进开放式基金与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 第61-66页 |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带动债券型开放式基金的同步发展 | 第61-63页 |
·鼓励金融创新,为开放式基金提供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 | 第63-64页 |
·引入养老基金资产投资开放式基金 | 第64-66页 |
·研究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