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关于小额信贷的定义问题 | 第10-11页 |
| ·关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11-13页 |
|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 第2章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发展与资本推动理论 | 第17-19页 |
|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理论 | 第17-18页 |
| ·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理论 | 第18-19页 |
| ·西方经济学的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19-21页 |
|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19-20页 |
|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20页 |
|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第20-21页 |
| ·近年中央关于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的系列政策 | 第21-23页 |
| 第3章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其作用 | 第23-31页 |
| ·农村小额信贷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3-25页 |
| ·小额信贷的内涵及模式 | 第23-25页 |
| ·农村小额信贷的概念 | 第25页 |
|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 第25页 |
|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产生与发展 | 第25-29页 |
| ·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 | 第26-27页 |
| ·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 | 第27页 |
|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 | 第27页 |
| ·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 | 第27-28页 |
| ·邮政储蓄小额信贷业务 | 第28页 |
| ·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业务 | 第28-29页 |
| ·农村小额信贷的积极作用 | 第29-31页 |
| 第4章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 第31-37页 |
|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制约 | 第31-34页 |
| ·机构缺位现象严重 | 第31-32页 |
| ·管理技术水平低下 | 第32页 |
| ·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 第32-33页 |
| ·利率确定陷入两难 | 第33-34页 |
| ·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外部制约 | 第34-37页 |
| ·外部资金来源不足 | 第34-35页 |
| ·合法地位尚未落实 | 第35页 |
| ·金融监管仍不明确 | 第35-37页 |
| 第5章 建立健全农村小额信贷运行机制 | 第37-49页 |
|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 第37-39页 |
| ·明晰产权 | 第37页 |
|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 第37-39页 |
|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 第39页 |
| ·规范放贷流程 | 第39-41页 |
| ·完善信用评定 | 第39-40页 |
| ·严格贷款发放 | 第40-41页 |
| ·实施贷后跟踪 | 第41页 |
| ·及时贷款回收 | 第41页 |
| ·加强风险控制 | 第41-43页 |
| ·组建农户互助小组 | 第41-42页 |
| ·设计贷款动态激励机制 | 第42页 |
| ·建立严格的会计和审计制度 | 第42-43页 |
| ·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第43-49页 |
| ·贷款投向多元化 | 第43页 |
| ·贷款额度灵活化 | 第43-44页 |
| ·贷款期限合理化 | 第44-45页 |
| ·贷款利率市场化 | 第45-49页 |
| 第6章 优化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外部环境 | 第49-57页 |
| ·加大政策扶持,防止政府过度干预 | 第49-50页 |
|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破除小额信贷发展瓶颈 | 第50-52页 |
| ·依靠财政转移支付 | 第50页 |
| ·从金融机构获得批发贷款 | 第50-51页 |
| ·吸引民间资本流入 | 第51页 |
| ·建立小额信贷基金 | 第51页 |
| ·放开存款业务 | 第51-52页 |
| ·完善立法,确保小额信贷的合法性 | 第52-53页 |
| ·加强金融监管,促进小额信贷健康发展 | 第53-57页 |
| ·明确监管原则 | 第53页 |
| ·实施审慎性监管和非审慎性监管 | 第53-57页 |
| 结论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个人简历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