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循环流化床的发展 | 第8-9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自动控制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原理及燃烧特性分析 | 第13-24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构 | 第13-14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 | 第14-15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性分析 | 第15-22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任务 | 第15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控制特点 | 第15-16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过程中主要被调量的调节手段 | 第16-18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床温运行调节 | 第18-20页 |
·负荷与床温 | 第18页 |
·煤质与床温 | 第18-19页 |
·给煤量与床温 | 第19页 |
·一次风与床温 | 第19-20页 |
·二次风与床温 | 第20页 |
·床高与床温 | 第20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主蒸汽压力运行调节 | 第20-21页 |
·负荷与主蒸汽压力 | 第20-21页 |
·煤质与主蒸汽压力 | 第21页 |
·调速系统与主蒸汽压力 | 第21页 |
·自动控制系统现场投运情况及分析 | 第21-22页 |
·基于负荷分段模型设计方案的提出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CFB 锅炉原燃烧控制系统的分析与改造 | 第24-35页 |
·床温控制系统 | 第24-30页 |
·原床温控制系统现场投运情况及分析 | 第24页 |
·改造后床温控制系统 | 第24-25页 |
·改造的总体方案 | 第24-25页 |
·改造的具体方案 | 第25页 |
·系统仿真试验 | 第25-27页 |
·一次风门有调节裕量的情况 | 第25-27页 |
·一次风门没有调节裕量的情况 | 第27页 |
·控制系统工程应用组态及床温控制系统的现场调试 | 第27-29页 |
·工程应用组态 | 第27-28页 |
·控制系统的现场调试 | 第28-29页 |
·结论 | 第29-30页 |
·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 | 第30-34页 |
·原主蒸汽压力控制系统现场投运情况及分析 | 第30页 |
·常规控制方案 | 第30页 |
·仿人工智能控制方案 | 第30-32页 |
·仿人工智能控制策略在 DCS 中的实现及现场调试 | 第32-34页 |
·DCS 中的实现 | 第32-33页 |
·现场调试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基于参数自整定模糊 PID 的多变量解耦控制 | 第35-40页 |
·参数自整定模糊PID 控制器的设计 | 第35-38页 |
·控制器的系统结构 | 第35页 |
·参数自整定原则 | 第35-36页 |
·模糊控制规则表 | 第36-37页 |
·PID 参数初值的确定 | 第37-38页 |
·多变量解耦控制原理 | 第38页 |
·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参数自整定模糊 PID 多变量解耦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40-46页 |
·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分析 | 第40-41页 |
·系统仿真实验 | 第41-43页 |
·鲁棒性实验 | 第43页 |
·抗干扰性实验 | 第43-44页 |
·分段控制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