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18页 |
第1章 中国社会转型与农民增收 | 第18-32页 |
·社会转型的涵义及其时间的界定 | 第18-22页 |
·社会转型的涵义 | 第18-20页 |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时间界定 | 第20-21页 |
·中国社会转型的基本特征 | 第21-22页 |
·中国社会转型对农民增收产生的影响 | 第22-26页 |
·中国社会转型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机遇 | 第22-24页 |
·中国社会转型给农民增收带来的挑战 | 第24-26页 |
·社会转型期农民增收的特点及意义 | 第26-31页 |
·农民增收的历史回顾 | 第26-28页 |
·农民增收的特点 | 第28-29页 |
·农民增收的现实意义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2章 转型期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 第32-46页 |
·历史因素 | 第32-34页 |
·农业的弱质性 | 第32-33页 |
·城乡二元结构 | 第33-34页 |
·制度因素 | 第34-39页 |
·投资制度 | 第34-35页 |
·赋税制度 | 第35-36页 |
·土地制度 | 第36-38页 |
·金融制度 | 第38-39页 |
·观念因素 | 第39-40页 |
·农民自身思想观念落后 | 第39-40页 |
·城市对农民认识态度错位 | 第40页 |
·劳动力素质因素 | 第40-42页 |
·思想道德素质 | 第40-41页 |
·科学文化素质 | 第41-42页 |
·组织因素 | 第42-44页 |
·中央政府对农民利益保护不力 | 第42页 |
·农村乡镇政府定位不准 | 第42-43页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不良 | 第43-44页 |
·资源因素 | 第44-45页 |
·自然资源相对短缺 | 第44-45页 |
·自然环境破坏严重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3章 转型期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及途径 | 第46-69页 |
·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思想 | 第46-48页 |
·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根本 | 第46页 |
·综合发展是农民增收的方向 | 第46-47页 |
·政策是农民增收的动力 | 第47页 |
·科技是农民增收的源泉 | 第47页 |
·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民增收的保证 | 第47-48页 |
·增加农民收入应注意的问题 | 第48-51页 |
·正确处理好“农内”和“农外”的关系 | 第48-49页 |
·正确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 | 第49-50页 |
·正确处理好“抽吸”和“反哺”的关系 | 第50-51页 |
·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 | 第51-68页 |
·加快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 第51-59页 |
·培养高素质的现代新型农民 | 第59-62页 |
·进一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序发展 | 第62-66页 |
·继续坚持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反哺农业道路 | 第66-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