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8页 |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国际鹤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 ·鹤类保护和研究进展 | 第10页 |
| ·国际鹤类研究的方法与设备 | 第10页 |
| ·由宏观逐渐向微观深入 | 第10-11页 |
| ·国际鹤类研究动向 | 第11页 |
| ·我国鹤类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在鹤类种群、数量分布方面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国内在鹤类生态习性方面的研究 | 第12页 |
| ·国内在鹤类饲养、繁殖和疾病方面的研究 | 第12页 |
| ·白枕鹤研究概述 | 第12-13页 |
| ·白枕鹤的分布、数量及迁徙 | 第13页 |
| ·白枕鹤的繁殖、行为、生理解剖及疾病等方面的概述 | 第13页 |
| ·鸟类的生境选择研究概况 | 第13-17页 |
| ·鸟类繁殖生境选择的研究 | 第14页 |
| ·鸟类觅食生境选择的研究 | 第14-15页 |
| ·鸟类巢址选择研究 | 第15-16页 |
| ·鸟类生境选择模式 | 第16页 |
| ·生境分析与评价 | 第16-17页 |
| ·无线电遥测技术在野生动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页 |
|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8-19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 ·研究时间及地点 | 第19页 |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白枕鹤捕捉方法 | 第19页 |
| ·无线发射器安装及遥测方法 | 第19-20页 |
| ·巢址调查 | 第20-21页 |
| ·孵化和育雏期觅食地及秋季迁飞集群地的生态因子测量 | 第21页 |
| ·内业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 ·白枕鹤巢址选择和不同时期觅食生境选择分析 | 第21页 |
| ·白枕鹤领域面积的计算 | 第21页 |
| ·白枕鹤觅食生境喜好生境分析 | 第21-23页 |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36页 |
| ·白枕鹤繁殖期巢址生境选择 | 第23-25页 |
| ·巢址的生境因子 | 第23-24页 |
| ·白枕鹤巢址生境因子差异性分析 | 第24-25页 |
| ·白枕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 | 第25-27页 |
| ·白枕鹤孵化期觅食地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第26-27页 |
| ·白枕鹤育雏期栖息地选择 | 第27-29页 |
| ·白枕鹤育雏期栖息地生境因子 | 第27-28页 |
| ·白枕鹤育雏期栖息地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第28-29页 |
| ·白枕鹤秋季迁徙集群地选择 | 第29-31页 |
| ·白枕鹤秋季迁徙集群地生境因子 | 第29-30页 |
| ·白枕鹤秋季迁徙集群地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 | 第30-31页 |
| ·白枕鹤领域面积的比较 | 第31-33页 |
| ·散养白枕鹤与野生白枕鹤领域面积的比较 | 第31-32页 |
| ·育雏期野生白枕鹤领域的动态变化 | 第32-33页 |
| ·白枕鹤栖息地生境评价 | 第33-36页 |
| ·白枕鹤巢址生境评价 | 第33页 |
| ·白枕鹤不同时期对觅食生境选择因子喜好程度 | 第33-36页 |
| 5 讨论 | 第36-40页 |
| ·白枕鹤巢址选择 | 第36页 |
| ·白枕鹤孵化期觅食生境选择 | 第36页 |
| ·白枕鹤育雏期觅食地选择 | 第36-37页 |
| ·白枕鹤秋季迁徙集群地觅食地生境选择 | 第37页 |
| ·白枕鹤不同时期觅食地对比分析 | 第37-38页 |
| ·白枕鹤领域面积比较分析 | 第38-39页 |
| ·白枕鹤领域的变化 | 第39页 |
| ·白枕鹤领域与觅食地生境的关系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7页 |
| 附录 | 第47-5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