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Peφepar | 第3-7页 |
第一章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的历史背景及动因 | 第7-15页 |
第一节 苏联时期国防工业概况及改革情况 | 第7-12页 |
一、苏联国防工业总体情况 | 第7-10页 |
(一) 规模 | 第7-8页 |
(二) 主要特点 | 第8页 |
(三) 地位和作用 | 第8-9页 |
(四) 后期突显的问题 | 第9-10页 |
二、战后及苏联解体前的军转民 | 第10-12页 |
(一) 战后军转民 | 第10-11页 |
(二) 苏联解体前的军转民 | 第11-12页 |
第二节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的动因 | 第12-15页 |
一、国际政治环境变化使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威胁 | 第12-13页 |
二、体制变迁加重国防工业自身的危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的历程和经验教训 | 第15-33页 |
第一节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历程及简要分析 | 第15-25页 |
一、雪崩式军转民 | 第15-17页 |
二、地区性军转民 | 第17-19页 |
三、国防工业重组 | 第19-22页 |
四、深化一体化进程的新时期 | 第22-25页 |
第二节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的经验教训 | 第25-33页 |
一、改革方式过于激进 | 第26-27页 |
二、改革严重脱离实际 | 第27页 |
三、忽略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 第27-28页 |
四、缺乏资金保障 | 第28-29页 |
五、缺少立法和政策保障 | 第29-31页 |
六、管理体制混乱、效率低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的成绩与问题 | 第33-42页 |
第一节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取得的初步成绩 | 第33-38页 |
一、企业生产军民品结构有所改善 | 第33-34页 |
二、投资形势趋向好转 | 第34-35页 |
三、管理体制的效能得到提高 | 第35页 |
四、企业总产值稳步恢复增长 | 第35-37页 |
五、武器出口稳定增长 | 第37-38页 |
第二节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8-42页 |
一、改革效率低 | 第38-39页 |
二、多数企业负担重,实现生产快速增长困难 | 第39-40页 |
三、人才流失严重 | 第40-41页 |
四、资金问题依然突出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的前景及影响 | 第42-53页 |
第一节 俄罗斯国防工业发展前景展望 | 第42-46页 |
一、俄罗斯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和国家安全倚重国防工业 | 第42-43页 |
二、俄罗斯的强势复兴为深化国防工业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 第43-44页 |
三、俄罗斯国防工业在多年的摸索中找到了适合自身实际的改革之路,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第44页 |
四、俄罗斯国防工业一些传统优势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 第44-45页 |
五、武器装备出口良好的发展前景为国防工业起飞提供了初始推动力 | 第45-46页 |
六、管理体制的优化和立法的加强为国防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法律保障 | 第46页 |
第二节 俄罗斯国防工业改革稳步推进可能产生的影响 | 第46-53页 |
一、对俄罗斯综合国力提升产生的影响 | 第47-50页 |
二、对世界战略格局及我国的间接影响 | 第50-53页 |
(一) 对国际战略格局的影响 | 第50-51页 |
(二) 对我国的影响 | 第51-53页 |
第五章 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 第53-58页 |
一、在国防工业改革中政府的职能角色定位至关重要 | 第53-54页 |
二、在国防工业企业中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任重道远 | 第54-55页 |
三、解决国防工业企业向市场体制转轨所需资金问题十分迫切 | 第55-56页 |
四、突出国防工业高科技优势发挥是最佳选择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