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现阶段权利腐败成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论 | 第9-13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页 |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9-10页 |
·论文研究路线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2 腐败的涵义 | 第13-16页 |
·西方学者对腐败的论述 | 第13-14页 |
·国内学者对腐败现象所作定义 | 第14-15页 |
·对腐败现象的基本认识 | 第15-16页 |
3 腐败的危害调查 | 第16-21页 |
·腐败在世界各国造成的后果 | 第16-17页 |
·税收大量流失 | 第16页 |
·产生大量非法企业和有组织犯罪 | 第16页 |
·制造公共投资的高层腐败 | 第16-17页 |
·腐败在我国造成危害的分析 | 第17-21页 |
·经济损失 | 第17-18页 |
·税收流失 | 第17页 |
·大规模非法经济收入惊人 | 第17-18页 |
·大量公共投资、公共支出流失 | 第18页 |
·政治危害 | 第18-21页 |
·动摇公共权力主体的合法性 | 第18-19页 |
·毒化社会政治心理 | 第19页 |
·瓦解和动摇政治制度的阶级基础 | 第19-21页 |
4 当前腐败特征分析 | 第21-30页 |
·权力腐败程度测量 | 第21-25页 |
·主观测量─清廉指数排行榜 | 第21-22页 |
·客观测量─腐败案件统计 | 第22-25页 |
·权力腐败特点 | 第25-30页 |
·权力腐败主体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 | 第26-27页 |
·权力腐败行为由个体行为发展为有组织群体行为 | 第27-28页 |
·权力腐败由个别领域蔓延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 第28页 |
·权力腐败的“合法化” | 第28-30页 |
5 权力腐败的原因分析 | 第30-34页 |
·腐败的物质基础─权力资本 | 第30-31页 |
·腐败产生的动机─利益驱动 | 第31页 |
·腐败滋生的条件─制度缺陷 | 第31-32页 |
·腐败的成本─价值取向 | 第32-34页 |
6 权力腐败的预防建议 | 第34-49页 |
·预防腐败的制度建设 | 第34-37页 |
·思想预防制度 | 第34-36页 |
·责任制度 | 第34-35页 |
·伦理制度 | 第35-36页 |
·公民权利制度 | 第36-37页 |
·保证公民广泛的社会受益权 | 第36-37页 |
·赋予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大部分领域的权利 | 第37页 |
·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民主监督 | 第37页 |
·坚持和完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 | 第37页 |
·预防腐败的体制建设 | 第37-41页 |
·转变职能 | 第37-38页 |
·实行政企分开 | 第38页 |
·政府应当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实现宏观调控 | 第38页 |
·限制权力 | 第38-40页 |
·公开政务 | 第40页 |
·健全程序 | 第40-41页 |
·遏制腐败的具体措施 | 第41-44页 |
·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败”的道德防线 | 第41-42页 |
·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 第42-43页 |
·强化行政手段,构筑“不能腐败”从政环境 | 第43-44页 |
·提高腐败成本,强化“不敢腐败”的威慑力量 | 第44页 |
·预防腐败的监督措施 | 第44-49页 |
·加强我国人大监督 | 第45页 |
·加强党内监督 | 第45-46页 |
·加强人民群众监督 | 第46-47页 |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 第47-49页 |
结束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