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植物抗病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12-23页 |
·抗病基因克隆的意义 | 第12页 |
·基因克隆的策略 | 第12-18页 |
·图位克隆 | 第13页 |
·转座子标签 | 第13页 |
·表达序列标签法 | 第13-14页 |
·cDNA文库筛选法 | 第14-15页 |
·cDNA末端快速扩增 | 第15页 |
·同源序列克隆 | 第15-18页 |
·植物基因表达分析 | 第18-22页 |
·体内表达 | 第18-20页 |
·体外表达 | 第20-22页 |
·植物抗病基因的分类 | 第22-23页 |
2.植物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23-28页 |
·糖基转移酶(GTases)基因的类别 | 第24-25页 |
·拟南芥GT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25-26页 |
·小麦DON积累抗性遗传与GT1基因克隆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28-67页 |
一、材料与方法 | 第29-39页 |
1.材料 | 第29页 |
2.方法 | 第29-39页 |
·总RNA提取 | 第29-30页 |
·基因克隆 | 第30-34页 |
·候选基因的选取 | 第30页 |
·候选基因的克隆 | 第30-33页 |
·候选基因扩增产物的回收和克隆 | 第33-34页 |
·候选基因的半定量分析 | 第34页 |
·大肠杆菌表达载体构建 | 第34页 |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和检测 | 第34-35页 |
·目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4-35页 |
·目的蛋白的检测 | 第35页 |
·重组菌总蛋白的提取与目的蛋白的初纯化 | 第35-36页 |
·重组菌总蛋白的提取 | 第35页 |
·包涵体的洗涤 | 第35-36页 |
·农杆菌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 | 第37-38页 |
·拟南芥的种植 | 第37页 |
·农杆菌转化 | 第37页 |
·转基因种子的潮霉素抗性检测 | 第37页 |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第37-38页 |
·基因的定位 | 第38-39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9页 |
·不同小麦品种的GT基因的cDNA的比较分析 | 第39页 |
·不同小麦品种及黑麦的GT基因gDNA的比较分析 | 第39页 |
二、结果与分析 | 第39-64页 |
1.DON诱导上调表达小麦GT1基因的克隆 | 第39-46页 |
·BQ281752同源基因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 第39-43页 |
·BQ281752半定量分析 | 第39-40页 |
·BQ281752的染色体定位 | 第40-41页 |
·从望水白中克隆BQ281752的同源基因 | 第41-43页 |
·BJ250503同源基因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 第43-46页 |
·BJ250503的半定量分析 | 第43-44页 |
·BJ250503染色体定位 | 第44-45页 |
·从望水白中克隆BJ250503的同源序列 | 第45-46页 |
2.组成型表达小麦GT1基因的克隆与特征分析 | 第46-48页 |
·小麦GT1基因BT009372的同源基因克隆 | 第46-47页 |
·望水白GT1基因NAU-4半定量RT-PCR分析 | 第47-48页 |
3 不同小麦品种和物种GT1基因cDNA和gDNA序列与进化分析 | 第48-56页 |
·小麦、黑麦、水稻和拟南芥GT1全长gDNA的比较 | 第48-52页 |
·GT1基因的系统进化 | 第52-56页 |
4 望水白GT1基因NAU-4的表达分析 | 第56-64页 |
·原核表达 | 第56-61页 |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NAU-4的构建 | 第56-59页 |
·重组蛋白His-9372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59-61页 |
·重组蛋白His-NAU-4提取与简单纯化 | 第61页 |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1-64页 |
三、讨论 | 第64-67页 |
全文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