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梁楷与他的大写意人物画 | 第7-9页 |
第一节 梁楷生平考 | 第7-8页 |
第二节 梁楷大写意人物画的风格特征 | 第8-9页 |
第二章 禅宗与梁楷的大写意人物画风 | 第9-22页 |
第一节 南宋禅宗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第二节 禅宗与禅画 | 第10-12页 |
一、禅宗与禅画的产生 | 第10-11页 |
二、五代两宋的禅画流派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梁楷与禅宗僧人的交往 | 第12页 |
第四节 梁楷大写意人物画中的禅僧形象 | 第12-16页 |
第五节 禅宗与梁楷的大写意人物画风 | 第16-22页 |
一、禅宗顿悟与电光石火般的线条 | 第16-17页 |
二、禅宗尚“简”与减笔画风 | 第17-18页 |
三、“万法唯心”与水墨写意 | 第18-20页 |
四、“无法而法”与创造新风 | 第20-22页 |
第三章 文人画思潮、墨戏画风、逸品美学标准与梁楷的大写意人物画风 | 第22-32页 |
第一节 宋代文人画思潮兴起及其对写意画风的影响 | 第22-25页 |
一、略论宋代文人画思潮 | 第22-24页 |
(1) 诗画一律 | 第22-23页 |
(2) 寄兴游心 | 第23页 |
(3) 萧条淡泊 | 第23-24页 |
(4) 以书入画 | 第24页 |
二、宋代文人画思潮对梁楷大写意人物画风的影响 | 第24-25页 |
第二节 墨戏画风及其对写意画风的影响 | 第25-30页 |
一、禅宗与墨戏思想的出现 | 第25-27页 |
二、宋代的文人墨戏画 | 第27-28页 |
三、宋代墨戏画风及其对写意画风的影响 | 第28-29页 |
(1) 宋代的墨戏画风特征 | 第28-29页 |
(2) 宋代的墨戏画风及其对写意画风的影响 | 第29页 |
四、贯休、石恪墨戏画风对梁楷大写意人物画风的影响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宋代逸品美学标准 | 第30-32页 |
一、逸品的美学内涵 | 第31页 |
二、逸品的美学标准对梁楷大写意画风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南宋画院的体制及院体山水画风对梁楷大写意人物画风的影响 | 第32-35页 |
第一节 南宋画院的体制对院画家创作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二节 南宋院体山水画对梁楷大写意人物画风的影响 | 第33-35页 |
一、南宋院体山水画风格 | 第33页 |
二、南宋院体山水画对梁楷泼墨大写意人物画风的影响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