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政策民主化实现的新途径 | 第12-24页 |
第一节 政策民主化的含义 | 第12-14页 |
一、政策的内涵 | 第12页 |
二、民主的含义 | 第12页 |
三、政策民主化的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下政策民主化实现的新途径 | 第14-24页 |
一、现代信息技术及其特点 | 第14-16页 |
二、信息技术下政策民主化实现途径的扩展 | 第16-20页 |
三、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政策民主化形式——电子政府 | 第20-24页 |
第二章 电子政府与政策民主化的国际比较 | 第24-36页 |
第一节 国外电子政府的发展概况 | 第24-30页 |
一、美国 | 第24-25页 |
二、加拿大 | 第25-26页 |
三、英国 | 第26-27页 |
四、德国 | 第27-28页 |
五、法国 | 第28页 |
六、日本 | 第28页 |
七、新加坡 | 第28-29页 |
八、简要述评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概况 | 第30-33页 |
一、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 | 第30-31页 |
二、电子政府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 第31-33页 |
第三节 电子政府及政策民主化的比较分析 | 第33-36页 |
一、政府信息采集 | 第34页 |
二、政府信息公开 | 第34页 |
三、在线电子论坛 | 第34-35页 |
四、电子投票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下我国政策民主化的挑战和问题 | 第36-41页 |
第一节 信息技术给政策民主化带来的挑战 | 第36-39页 |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影响公民参政新方式的载体 | 第36页 |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引起政治控制的危机,导致参与爆炸 | 第36-37页 |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会造成公民参与的不平等 | 第37-38页 |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会造成政策民主的“大国倾向性” | 第38-39页 |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导致公民参与的非理性 | 第39页 |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下我国政策民主化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41页 |
一、信息技术下我国政策民主化的问题 | 第39-4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对策及设想 | 第41-47页 |
第一节 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信息技术下政策民主化的硬件环境 | 第41-45页 |
一、加快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现代化的政策信息网络系统 | 第41页 |
二、建设开放性的政策系统,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建立政府与公民的直接互动 | 第41-43页 |
三、改革传统的行政体制,建立能够适应网络结构扁平化的政府体制 | 第43页 |
四、净化信息环境,积极探索控制信息源的方式 | 第43-44页 |
五、创建完备的法律法规,规范信息秩序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信息技术下政策民主化的软件环境 | 第45-47页 |
一、推进政府和公民网络素质的同时提高 | 第45-46页 |
二、加强公民网络参政的思想政治教育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