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导言 | 第11-34页 |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5页 |
·山区发展的地位 | 第11-12页 |
·山区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12-14页 |
·井冈山区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国内外旅游地影响研究 | 第15-20页 |
·山区发展的研究 | 第20-25页 |
·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 第25-26页 |
·研究框架 | 第26-30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论文的内容结构 | 第27-30页 |
·研究方法 | 第30-32页 |
·快速评估法 | 第30-31页 |
·专家调查法 | 第31页 |
·灰色关联分析 | 第31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31-32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2-34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34-41页 |
·山区发展的有关概念 | 第34-35页 |
·区域、区域经济 | 第34页 |
·山区、山区经济和发展 | 第34-35页 |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第35-38页 |
·均衡发展理论 | 第35-36页 |
·非均衡发展理论 | 第36-37页 |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37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7-38页 |
·产业结构变化理论 | 第38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38-39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39-41页 |
3 井冈山发展旅游业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与评价 | 第41-65页 |
·井冈山旅游业发展的外部态势 | 第41-50页 |
·旅游业的朝阳产业性质 | 第41-44页 |
·旅游业成为山区发展的新兴产业 | 第44-46页 |
·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46-50页 |
·井冈山旅游业发展的区位分析 | 第50-52页 |
·井冈山的地理位置 | 第50页 |
·市场区位分析 | 第50-52页 |
·交通区位分析 | 第52页 |
·井冈山旅游资源现状及评价 | 第52-58页 |
·井冈山自然资源状况 | 第53-56页 |
·井冈山历史人文资源状况 | 第56页 |
·井冈山景观资源评价 | 第56-58页 |
·井冈山旅游业的客源市场分析 | 第58-63页 |
·影响旅游市场的内外因素分析 | 第58-61页 |
·井冈山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 | 第61-63页 |
·小结 | 第63-65页 |
4 旅游业对井冈山区经济的影响 | 第65-76页 |
·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的贡献因素分析 | 第66-67页 |
·井冈山区经济产业结构分析 | 第67-72页 |
·井冈山市的产业结构 | 第67-69页 |
·井冈山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 | 第69-72页 |
·旅游业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分析 | 第72-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5 旅游业对井冈山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76-90页 |
·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属性 | 第76页 |
·井冈山文化的内涵 | 第76-81页 |
·井冈山乡土文化 | 第76-80页 |
·井冈山山水生态文化 | 第80页 |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 | 第80-81页 |
·旅游业对井冈山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81-89页 |
·当地居民对影响的感知与态度 | 第81-85页 |
·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历史文化的影响 | 第85-86页 |
·旅游业对井冈山城市化的影响 | 第86-89页 |
·小结 | 第89-90页 |
6 旅游业对井冈山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90-103页 |
·环境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 第90-95页 |
·相关概念 | 第90-91页 |
·山区可持续发展 | 第91-92页 |
·可持续旅游发展 | 第92-95页 |
·井冈山旅游业的环境影响 | 第95-98页 |
·井冈山自然环境的基本情况 | 第95-96页 |
·井冈山旅游业的环境效益 | 第96-97页 |
·井冈山区旅游业的环境问题 | 第97-98页 |
·解决旅游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 第98-102页 |
·小结 | 第102-103页 |
7 旅游业对井冈山区农民收入的影响 | 第103-124页 |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分析 | 第103-108页 |
·相关概念 | 第103-104页 |
·影响农民增收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104-105页 |
·农民收入的实际情况分析 | 第105-108页 |
·井冈山农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 第108-115页 |
·多元回归分析 | 第108-113页 |
·对农民获得的旅游收入的测算 | 第113-115页 |
·井冈山区旅游扶贫研究 | 第115-122页 |
·贫困的基本含义 | 第115页 |
·井冈山农村贫困的基本情况 | 第115-117页 |
·井冈山区贫困成因分析 | 第117-118页 |
·井冈山区旅游扶贫对策 | 第118-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8 井冈山区旅游业发展潜力分析 | 第124-150页 |
·井冈山区旅游业竞争力的分析和提升 | 第124-132页 |
·井冈山旅游业的SWOT分析 | 第124-126页 |
·井冈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 第126-131页 |
·井冈山“红”、“绿”旅游资源的关系 | 第131-132页 |
·井冈山红色旅游 | 第132-135页 |
·概念界定和产品特色 | 第132-133页 |
·红色旅游的发展回顾 | 第133-134页 |
·井冈山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 | 第134-135页 |
·发展井冈山生态旅游 | 第135-143页 |
·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 第135-139页 |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第139-142页 |
·井冈山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 第142-143页 |
·井冈山乡村旅游的兴起 | 第143-149页 |
·乡村旅游的起因 | 第143-144页 |
·井冈山乡村旅游 | 第144-146页 |
·乡村旅游与山区新农村建设 | 第146-149页 |
·小结 | 第149-150页 |
9 井冈山区发展的模式探讨 | 第150-165页 |
·山区发展模式的选择 | 第150-153页 |
·山区发展模式的分析 | 第150-152页 |
·山区发展的旅游业模式 | 第152-153页 |
·井冈山区旅游业发展模式的确立 | 第153-157页 |
·概念及类型 | 第153-154页 |
·旅游业发展模式的讨论 | 第154-155页 |
·确立井冈山区旅游业发展模式 | 第155-157页 |
·井冈山旅游业发展模式 | 第157-163页 |
·政府主导的领域 | 第157-158页 |
·社区参与旅游业的理论分析 | 第158-161页 |
·社区参与的井冈山区旅游业 | 第161-163页 |
·小结 | 第163-165页 |
10 井冈山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165-175页 |
·进一步优化以旅游业为龙头的产业政策,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 第165-167页 |
·实施政府主导的社区参与旅游业发展战略 | 第167-168页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山区软硬件环境 | 第168-169页 |
·发展山区旅游小城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 第169-170页 |
·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山区劳动力素质 | 第170-171页 |
·借助市场机制、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 第171-172页 |
·加强山区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山区的可持续发展 | 第172-175页 |
11 结论、创新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75-179页 |
·结论 | 第175-177页 |
·创新之处 | 第177-178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78-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6页 |
附件 | 第186-197页 |
个人简介 | 第197-198页 |
导师简介 | 第198-199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199-200页 |
致谢 | 第2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