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SCM协定相关法律问题 | 第8-25页 |
| 一、补贴之定义 | 第8-12页 |
| (一) 国际反补贴规则中补贴概念的来源与发展 | 第8-9页 |
| (二) SCM协定对补贴的界定 | 第9-12页 |
| 二、专向性标准 | 第12-14页 |
| 三、禁止性补贴(PROHIBITED SUBSIDIES) | 第14-18页 |
| (一) 出口补贴 | 第14-16页 |
| (二) 《农业协定》中的出口补贴 | 第16-17页 |
| (三) 进口替代补贴 | 第17-18页 |
| 四、可诉补贴(ACTIONABLE SUBSIDIES) | 第18-21页 |
| (一) "不利影响"与"严重损害" | 第18-20页 |
| (二) 《农业协定》第13条之规定 | 第20-21页 |
| 五、不可诉补贴(NON-ACTIONABLE SUBSIDIES) | 第21-22页 |
| 六、对发展中国家的特别规定 | 第22-25页 |
| 第二部分 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及其与SCM协定的关系 | 第25-33页 |
| 一、SCM协定对成员内国经济立法的约束 | 第25-27页 |
| 二、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现状 | 第27-33页 |
| (一) 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特点 | 第27-29页 |
| (二) 出口退(免)税性质分析 | 第29-30页 |
| (三) 从SCM协定中补贴的分类看我国税收优惠措施 | 第30-33页 |
| 第三部分 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调整方向 | 第33-38页 |
| 一、关于我国税收优惠措施的反补贴案例 | 第33-34页 |
| 二、对于我国税收优惠法律制度调整方向的建议 | 第34-38页 |
| 结论 | 第38-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