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

女性就业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言第9-11页
 (一) 论点的提出第9-10页
 (二) 现有的研究成果第10页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文章思路第10-11页
一、女性就业权益的基本理论第11-20页
 (一) 就业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14页
  1. 就业第11页
  2. 促进就业第11-12页
  3. 就业权第12-13页
  4. 两性平等就业权第13-14页
 (二) 对女性群体就业权益特别保护的理论基础第14-16页
  1. 实现人类基本价值取向的需要第14-15页
  2.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诉求第15页
  3. 保障人类基本人权的途径第15-16页
 (三) 我国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现象的原因分析第16-18页
  1. 用人单位追求利益心理第16页
  2. 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第16-17页
  3. 我国社会平等意识淡薄第17页
  4. 现行法律制度规定不完善第17-18页
 (四) 我国女性群体就业现状调查第18-20页
二、国外保护女性就业权益法律制度概述第20-23页
 (一) 国外保护女性权益立法实践第20-22页
 (二) 国外劳动立法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第22-23页
三、我国反就业歧视相关法律制度的现状第23-28页
 (一) 现行实体法对女性就业权益保护的缺陷第24-26页
 (二) 现行程序法对妇女就业权益保护的不足第26-28页
 (三) 小结第28页
四、我国建立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制度的构想第28-40页
 (一) 制定反就业歧视相关法律制度第28-32页
  1. 就业性别歧视的准确界定第29-30页
  2. 明确就业歧视认定的“工作相关资格”原则第30页
  3. 明确规定具体的法律责任第30-31页
  4. 建立就业歧视救济机制第31页
  5. 建立相应的反就业歧视诉讼制度第31-32页
 (二) 进一步推进生育保险改革第32-34页
 (三) 建立财政对女性“四期”保护专项支出机制第34-36页
 (四) 完善立法的社会基础和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第36-37页
 (五) 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其他配套制度探讨第37-40页
  1. 通过职业培训,提高女性就业能力第38页
  2. 发展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业,促进女性就业第38-39页
  3. 鼓励女性通过多种就业方式达到就业目的第39-40页
结束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核电高压容器壳体堆焊层高效砂带磨削基础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值模拟的汽车覆盖件关键参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