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农村生产服务业论文

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25页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第10-13页
     ·研究背景第10-13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研究假设和研究综述第13-17页
     ·研究假设第13页
     ·研究综述第13-17页
   ·理论依据第17-20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17-18页
     ·组织学习理论第18-20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0-23页
     ·研究方法第20-21页
     ·技术路线第21-23页
   ·研究结构和创新之处第23-25页
     ·研究结构第23-24页
     ·创新之处第24-25页
第二章 新型农民内涵第25-33页
   ·农民内涵综述第25-28页
     ·职业涵义第25-26页
     ·身份涵义第26-28页
   ·新型农民内涵第28-33页
     ·职业专业化第29-30页
     ·组织化程度高第30页
     ·生产资料多样化第30-31页
     ·劳动成果市场化第31页
     ·以经营性收入为主第31页
     ·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第31-33页
第三章 农民培养途径现状和新型农民培养借鉴第33-48页
   ·农民培养途径现状第33-39页
     ·农民培养的现有途径第33-37页
     ·优劣分析第37-39页
   ·国外农民培养的借鉴第39-43页
     ·经验介绍第39-42页
     ·经验借鉴第42-43页
   ·20世纪30年代新乡村建设时期农民培养的借鉴第43-48页
     ·经验介绍第44-46页
     ·经验借鉴第46-48页
第四章 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第48-70页
   ·组织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作用第48-53页
     ·农民学习特性第48-51页
     ·新型农民知识创造和运用有赖于组织的作用第51-53页
   ·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优势第53-58页
     ·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第55-56页
     ·培养形式灵活第56页
     ·培养机制一体化第56-57页
     ·有效促进培养迁移第57-58页
     ·技能传授与组织意识培养同步第58页
     ·农民个体与组织的发展互促互进第58页
   ·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过程第58-63页
     ·促成组织第59-60页
     ·组织学习第60-63页
     ·成果应用第63页
   ·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推动机制第63-66页
     ·建立持续学习机制第64页
     ·建立亲密合作关系第64-65页
     ·建立彼此联系网络第65页
     ·培养知识共享观念第65页
     ·培养创新发展精神第65页
     ·传授系统存取方法第65-66页
     ·确立能力建设目的第66页
   ·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工具第66-70页
     ·实践社区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应用第66-68页
     ·行动学习在新型农民培养中的应用第68-70页
第五章 以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新型农民培养第70-80页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新型农民的组织培养第70-73页
     ·农业产业化与农民素质互促互进第70-71页
     ·农业产业化为新型农民培养提供组织基础第71-73页
   ·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培养新型农民的方式第73-76页
     ·集中培训第73-74页
     ·手把手传授第74-75页
     ·校企合作第75-76页
     ·专业化生产中的自我提升第76页
   ·基于组织培养视角,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培养新型农民的效能第76-80页
     ·促进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发展壮大第76-78页
     ·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培养新型农民的推动机制第78页
     ·引入组织学习工具培养新型农民第78-8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致谢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师生关系对提升学生学习的作用
下一篇:厦门市同安区北部农业带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