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 ·闽江下游河段水环境问题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的研究 | 第10-16页 |
| ·水环境容量基本理论 | 第10-13页 |
| ·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研究 | 第13-16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 第2章 盲数理论及其在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中的应用 | 第19-32页 |
| ·感潮河段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 | 第19-21页 |
| ·不确定性理论概述 | 第19-20页 |
| ·感潮河段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分析 | 第20-21页 |
| ·盲数理论 | 第21-28页 |
| ·盲数的定义 | 第22-23页 |
| ·盲数的运算 | 第23-24页 |
| ·盲数均值 | 第24-25页 |
| ·BM模型简介 | 第25-27页 |
| ·盲数理论在水环境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 第27-28页 |
| ·应用盲数理论计算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的意义 | 第28页 |
| ·基于盲数理论的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第28-32页 |
| ·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 第28-29页 |
| ·感潮河段水环境系统盲参数的定义 | 第29-30页 |
| ·基于盲数理论的感潮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模型 | 第30-32页 |
| 第3章 闽江下游北港河段水环境特征 | 第32-39页 |
| ·自然概况 | 第32-34页 |
| ·区域概况 | 第32-33页 |
| ·气候、水文特征 | 第33-34页 |
| ·水环境状况 | 第34-39页 |
| ·闽江下游河段水功能区划情况 | 第34页 |
| ·水质概况 | 第34-36页 |
| ·水污染原因分析 | 第36-39页 |
| 第4章 闽江下游北港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39-56页 |
| ·水环境系统参量的盲数处理 | 第39-41页 |
| ·一维动态水动力、水质数学模型 | 第39-40页 |
| ·参量的盲数处理 | 第40-41页 |
| ·单个排污口允许排放负荷计算 | 第41-46页 |
| ·排污口概化 | 第41-42页 |
| ·水质目标 | 第42页 |
| ·扩散系数选定 | 第42页 |
| ·计算结果 | 第42-46页 |
| ·北港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 | 第46-48页 |
| ·计算原则 | 第46页 |
| ·有效水环境容量计算长度 | 第46页 |
| ·计算思路 | 第46-47页 |
| ·计算结果 | 第47-48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48-56页 |
| 第5章 闽江下游北港河段水质风险分析 | 第56-65页 |
| ·水质风险概述 | 第56-58页 |
| ·水质风险定义 | 第56页 |
| ·风险存在原因 | 第56-57页 |
| ·常用的非突发性水质风险计算模型 | 第57-58页 |
| ·基于盲数理论的水质风险分析 | 第58-63页 |
| ·基于盲数理论的非突发性水质风险分析模型 | 第58-59页 |
| ·闽江北港水质风险分析 | 第59-62页 |
| ·排污量削减分析 | 第62-63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63-65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5-67页 |
| ·主要结论 | 第65-66页 |
| ·讨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个人简历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