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1 序言 | 第11-24页 |
| ·研究的背景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借鉴 | 第15-17页 |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8-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 ·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1-24页 |
| 2 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内涵及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 ·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内涵 | 第24-26页 |
| ·非农建设用地扩张 | 第24页 |
| ·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 | 第24-25页 |
| ·非农建设用地无序扩张 | 第25-26页 |
| ·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 | 第26页 |
| ·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26-27页 |
|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27页 |
|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第27-28页 |
| ·生态经济理论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 3 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及评价方法研究 | 第30-50页 |
| ·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45页 |
|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 | 第30-31页 |
| ·评价指标设置框架 | 第31-32页 |
| ·评价指标辨识 | 第32-45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5页 |
| ·评价方法研究 | 第45-47页 |
| ·有关评价方法评述 | 第45-46页 |
| ·本研究所采用评价方法及评价模型构建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4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评价 | 第50-78页 |
|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概况 | 第50-56页 |
| ·柳州市概况 | 第50-51页 |
|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范围界定 | 第51-52页 |
|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扩张变化规律 | 第52-56页 |
|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评价指标体系 | 第56-74页 |
|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56-57页 |
| ·评价指标实际值计算及量化标准确定 | 第57-71页 |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指标得分计算 | 第71-73页 |
| ·理性扩张评价结果分析 | 第73-74页 |
| ·柳州市城乡结合部非农建设用地理性扩张的对策建议 | 第74-76页 |
| ·控制城市蔓延,促进城市用地内涵式扩展 | 第74-75页 |
| ·控制居民点用地增长 | 第75页 |
| ·完善城乡结合部用地扩张的监控机制 | 第75页 |
|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指导作用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77-78页 |
| 5 结论与讨论 | 第78-81页 |
| ·主要结论 | 第78-79页 |
| ·讨论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