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 ·前言 | 第10页 |
| ·DNA分子标记类型及其应用 | 第10-14页 |
| ·DNA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 | 第10-11页 |
| ·随机扩增多态性 | 第11-12页 |
| ·扩增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 第12页 |
|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 第12页 |
| ·单核苷酸多态性 | 第12-13页 |
| ·微卫星DNA重复序列多态性 | 第13-14页 |
| ·线粒体DNA的多态性 | 第14页 |
| ·微卫星DNA在鱼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 ·鉴定个体及其亲缘关系 | 第15页 |
| ·群体遗传分析 | 第15-16页 |
| ·遗传图谱的制作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 第16-17页 |
| ·鱼类线粒体特点及其在鱼类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 第17-21页 |
| ·线粒体DNA的结构 | 第17-18页 |
| ·线粒体DNA多态性分析方法 | 第18页 |
| ·鱼类线粒体DNA多态性的应用 | 第18-21页 |
| ·长江圆口铜鱼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 ·本实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2-23页 |
| 第2章 利用微卫星技术分析圆口铜鱼遗传结构 | 第23-44页 |
| ·前言 | 第23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3-40页 |
| ·材料 | 第23-24页 |
| ·方法 | 第24-25页 |
| ·微卫星DNA的筛选流程和引物设计 | 第25-31页 |
| ·圆口铜鱼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 第31页 |
| ·统计方法 | 第31-3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2-40页 |
| ·讨论 | 第40-44页 |
| ·圆口铜鱼微卫星位点的筛选及引物的设计 | 第40-41页 |
| ·PCR条件的优化 | 第41-42页 |
| ·银染 | 第42页 |
| ·圆口铜鱼群体内遗传分析 | 第42-43页 |
| ·圆口铜鱼群体间遗传分析 | 第43-44页 |
| 第3章 圆口铜鱼mtDNA D-loop序列多态性分析 | 第44-53页 |
| ·前言 | 第44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44-46页 |
| ·材料 | 第44页 |
| ·mtDNAD-loop扩增、回收及测序 | 第44-45页 |
| ·数据处理 | 第45-46页 |
| ·结果 | 第46-49页 |
| ·圆口铜鱼mtDNA D-oop序列及其变异情况 | 第46-47页 |
| ·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7页 |
| ·群体遗传结构 | 第47-48页 |
| ·圆口铜鱼种群历史 | 第48-49页 |
| ·讨论 | 第49-53页 |
| ·D-loop区的序列变异及圆口铜鱼的遗传结构 | 第49-50页 |
| ·长江圆口铜鱼的种群历史 | 第50-51页 |
| ·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和mtDNAD-loop序列分析比较 | 第51-52页 |
| ·遗传资料在圆口铜鱼资源检测与保护中的意义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