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井联合开采的边坡稳定性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第2章 矿区地质与矿岩物理力学性质 | 第13-24页 |
| ·矿山概况 | 第13-14页 |
| ·井田位置、交通与储量 | 第13-14页 |
| ·气候条件与地形地貌 | 第14页 |
| ·工作区地质概况及工程地质测绘 | 第14-17页 |
| ·地质概况 | 第14-15页 |
| ·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 第15页 |
| ·边坡岩土体工程地质勘查 | 第15-17页 |
| ·采区边坡岩体节理裂隙调查 | 第17-21页 |
| ·露天矿边坡岩体节理裂隙产状分析 | 第20-21页 |
| ·节理裂隙与构造应力场方向关系的研究 | 第21页 |
| ·采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第21-23页 |
| ·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采区以往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成果 | 第22页 |
| ·本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试验 | 第22-23页 |
| ·小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边坡变形监测 | 第24-45页 |
| ·露天矿边坡监测方法 | 第24-25页 |
| ·地表位移监测 | 第24-25页 |
| ·岩体内部位移监测 | 第25页 |
| ·露天矿边坡地表位移监测 | 第25-43页 |
| ·监测点的类型和埋设 | 第25-26页 |
| ·监测方法的选择 | 第26页 |
| ·地表位移监测及分析 | 第26-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第4章 边坡岩体深部位移监测 | 第45-51页 |
| ·测斜仪监测原理 | 第45页 |
| ·测斜仪的使用 | 第45-46页 |
| ·测点的布设 | 第46页 |
| ·深部位移监测成果及分析 | 第46-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露天矿爆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第51-58页 |
| ·爆破振动测试的基本原理 | 第51页 |
| ·测点布设 | 第51-52页 |
| ·监测数据 | 第52-54页 |
| ·结果分析 | 第54-56页 |
| ·衰减规律 | 第54-55页 |
| ·频率分析 | 第55-56页 |
| ·波延时间分析 | 第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6章 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 | 第58-79页 |
| ·有限差分数值模拟 | 第58-59页 |
| ·计算范围 | 第58-59页 |
| ·边界条件 | 第59页 |
| ·单元类型 | 第59页 |
| ·井工开采对上覆边坡损害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第59-77页 |
|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 ·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73页 |
| ·三维数值模拟安全系数 | 第73-77页 |
| ·小结 | 第77-79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展望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