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 导言 | 第6-9页 |
| 第一部分 生命依据的寻找 | 第9-21页 |
| 一、生命直觉-人类精神自由的永恒追求 | 第10-13页 |
| 二、自我意识-生命力量的张扬 | 第13-18页 |
| 三、柔中有韧-生命力度的特质之美 | 第18-21页 |
| 第二部分 叙事的张力结构-生命力度的美学显现 | 第21-29页 |
| 一、结构安排上的复层结构 | 第21-24页 |
| 二、叙事内涵上的反讽结构 | 第24-29页 |
| 第三部分 生命力度的实现 | 第29-40页 |
| 一、文化与伦理中道德的丧失-自我与精神自由的缺位 | 第29-34页 |
| 二、终极关怀-人类整体性的思考 | 第34-37页 |
| 三、本真生存-生存依据在自身 | 第37-40页 |
| 第四部分 小说的现实意义 | 第40-42页 |
| 一、《看麦娘》是对生命向度的调整 | 第40页 |
| 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确认 | 第40-42页 |
| 论文结束语 | 第42-44页 |
| 论文注释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 池莉小传及重要作品 | 第47-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中文摘要 | 第50-54页 |
| 英文摘要 | 第54-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