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的继电保护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13页 |
| ·论文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继电保护测试系统简介 | 第8-10页 |
| ·电力系统软件开发中软件重用问题 | 第10-12页 |
| ·本文的工作与组织 | 第12-13页 |
| 第2章 COM组件与软件平台技术 | 第13-24页 |
| ·概述 | 第13-14页 |
| ·软件组合 | 第14-15页 |
| ·组件对象模型(COM) | 第15-19页 |
| ·模型结构 | 第15-16页 |
| ·COM构成要素 | 第16-17页 |
| ·组件的重用:包容和聚合 | 第17-18页 |
| ·COM组件的实现 | 第18-19页 |
| ·编程语言的选择 | 第19页 |
| ·基于组件的软件平台 | 第19-23页 |
| ·基于组件的软件平台现状 | 第19-20页 |
| ·基于组件的软件平台开发方法 | 第20-23页 |
| ·总结 | 第23-24页 |
| 第3章 继电保护系统振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第24-44页 |
| ·概述 | 第24页 |
| ·继电保护故障数学模型 | 第24-27页 |
| ·正常状态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 ·三相短路故障模型 | 第26-27页 |
| ·继电保护系统振荡故障模型 | 第27-34页 |
| ·电力系统稳定和振荡 | 第27-30页 |
| ·系统振荡的叠加原理 | 第30-31页 |
| ·系统振荡数学模型 | 第31-34页 |
| ·继电保护系统振荡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第34-43页 |
| ·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34-37页 |
| ·DSP程序设计与实现 | 第37-39页 |
| ·系统振荡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9-41页 |
| ·应用程序界面及试验功能 | 第41-43页 |
| ·总结 | 第43-44页 |
| 第4章 继电保护测试软件组件库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60页 |
| ·概述 | 第44页 |
| ·软件组件库基本构架 | 第44-46页 |
| ·通讯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52页 |
| ·USB、PC104、串口通讯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47-50页 |
| ·DSP通讯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2页 |
| ·试验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2-58页 |
| ·自动递变试验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4页 |
| ·手动递变试验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4-56页 |
| ·多态模拟试验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58页 |
| ·其他组件 | 第58-59页 |
| ·总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基于组件的继电保护测试软件平台的设计 | 第60-66页 |
| ·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60-62页 |
| ·平台各模块的设计 | 第62-65页 |
| ·总结 | 第65-6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6-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