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西张盆地地下水库调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 ·数值模拟技术 | 第13-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 第18-25页 |
| ·自然概况 | 第18-24页 |
| ·地理位置与交通 | 第18页 |
| ·地形、地貌 | 第18-20页 |
| ·气象、水文 | 第20-24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39页 |
| ·区域地层及地质构造 | 第25-31页 |
| ·地层与岩性 | 第25-29页 |
| ·地质构造 | 第29-31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31-37页 |
| ·西张盆地含水系统特征 | 第31-32页 |
|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32-34页 |
| ·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34-36页 |
|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 | 第36-37页 |
|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概述 | 第37-39页 |
|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第37-38页 |
| ·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及发展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西张盆地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第39-62页 |
|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39-44页 |
| ·水文地质条件的概化 | 第39页 |
| ·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 | 第39-44页 |
| ·地下水系统数学模型与求解方法 | 第44-49页 |
|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 ·求解原理与方法 | 第45-49页 |
| ·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 第49-55页 |
| ·计算区剖分 | 第49-50页 |
| ·定解条件的确定 | 第50页 |
| ·地下水系统均衡要素的确定 | 第50-55页 |
| ·模型的识别与验证 | 第55-60页 |
| ·模型的识别 | 第56-59页 |
| ·模型的验证 | 第59-60页 |
| ·区域水均衡分析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西张地下水库的调节作用及其库容计算 | 第62-78页 |
| ·地下水库调节原理 | 第62-64页 |
| ·西张盆地建立地下水库的基本条件 | 第64-66页 |
| ·地下水库的功能与优越性 | 第66-67页 |
| ·地下水库的功能 | 第66页 |
| ·地下水库的优越性 | 第66-67页 |
| ·地下水库库容计算 | 第67-77页 |
| ·潜水含水层地下水埋深控制标准 | 第68-70页 |
| ·承压水含水层地下水埋深控制标准 | 第70-71页 |
| ·计算方法 | 第71-72页 |
| ·计算结果及评价 | 第72-77页 |
| ·西张地下水库补给工程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西张地下水库调蓄方案分析 | 第78-94页 |
| ·西张地下水库模拟建库方案 | 第78-79页 |
| ·模拟建库原则 | 第78页 |
| ·模拟建库方案 | 第78-79页 |
| ·西张地下水库运行预测 | 第79-80页 |
| ·地下水开采方案的确定 | 第79-80页 |
| ·预测模型 | 第80页 |
| ·西张地下水库预测结果及分析 | 第80-92页 |
| ·维持现状开采量方案 | 第80-85页 |
| ·压缩开采量方案 | 第85-91页 |
| ·汾河渗漏补给 | 第91-92页 |
| ·修建地下水库后的效益浅析 | 第92-94页 |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第94-98页 |
| ·结论 | 第94-96页 |
| ·建议 | 第96-98页 |
| 参考文献 | 第98-101页 |
| 致谢 | 第101-10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