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光电平台仿真软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无人机光电平台的发展状况 | 第8-9页 |
·虚拟光电平台的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虚拟现实技术概述 | 第10-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虚拟光电平台仿真软件总体框架设计 | 第14-25页 |
·虚拟光电平台仿真软件结构 | 第14-15页 |
·虚拟光电平台仿真软件开发环境 | 第15-24页 |
·三维建模软件 Multigen Creator | 第16-17页 |
·实时应用开发软件 Vega | 第17-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无人机可见光飞行视景仿真设计与实现 | 第25-39页 |
·可见光视景仿真设计方案 | 第25-26页 |
·可见光飞行视景仿真开发 | 第26-36页 |
·三维地形建模 | 第26-30页 |
·LynX定制 Vega应用程序 | 第30-34页 |
·Vega驱动 | 第34-36页 |
·可见光飞行视景仿真实现 | 第36-39页 |
第四章 无人机红外飞行视景仿真设计与实现 | 第39-59页 |
·红外视景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39-41页 |
·影响无人机红外仿真的因素 | 第41-42页 |
·环境因素 | 第41页 |
·材质数据 | 第41-42页 |
·大气辐射 | 第42页 |
·红外视景仿真工具 | 第42-48页 |
·纹理材质映射工具 TMM | 第42-44页 |
·大气传输模型 MAT | 第44-46页 |
·大气衰减工具 LOWTRAN | 第46-48页 |
·红外视景仿真设计 | 第48-56页 |
·TMM纹理设置 | 第49-50页 |
·大气衰减算法 | 第50-51页 |
·大气传输模型计算 | 第51-56页 |
·红外视景仿真结果 | 第56-59页 |
第五章 无人机合成孔径雷达视景仿真 | 第59-67页 |
·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点 | 第59-60页 |
·Vega平台 SAR仿真方法 | 第60-62页 |
·SAR图视景仿真 | 第62-64页 |
·斑点噪声仿真 | 第64-66页 |
·斑点噪声统计特性 | 第64-65页 |
·斑点噪声模拟 | 第65-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虚拟光电平台仿真软件实时通信 | 第67-72页 |
·虚拟光电平台与飞行控制台之间的通信 | 第67-68页 |
·基于 UDP的网络通信 | 第68页 |
·无连接的客户/服务器程序工作流程 | 第68-70页 |
·虚拟光电平台与飞行控制台的UDP连接实现 | 第70-7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72-74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72页 |
·工作的改进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