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

韩国政党体系变迁动因与模式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5页
 第一节 论文选题与研究方向第9-12页
  一、选题由来第9-10页
  二、文献综述第10-12页
 第二节 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第12-18页
  一、概念解析第12-13页
  二、变迁理论第13-15页
  三、分析方法第15-17页
  四、研究范围与可能创新第17-18页
 第三节 论文结构第18-25页
第二章 政党体系变迁的历史轨迹第25-69页
 第一节 李承晚时期第25-31页
  一、政党体系的酝酿与形成第25-27页
  二、李承晚时期的政党体系第27-31页
 第二节 朴正熙时期第31-36页
  一、张勉时期第31-32页
  二、军人统治第32-34页
  三、“维新体制”第34-36页
 第三节 全斗焕、卢泰愚时期第36-44页
  一、全斗焕时期第36-42页
  二、卢泰愚时期第42-44页
 第四节 民主化时期第44-69页
  一、金泳三时期第44-47页
  二、金大中时期第47-69页
第三章 政党体系变迁的环境因素第69-103页
 第一节 国际环境第69-72页
 第二节 南北关系第72-76页
 第三节 社会与经济因素第76-90页
  一、地区分裂第76-86页
  二、阶层分裂第86-88页
  三、社会与经济成因的变化第88-90页
 小结第90-103页
第四章 政党体系变迁的内部成因第103-133页
 第一节 韩国政党的结构第103-113页
  一、组织特点第103-106页
  二、行为特征第106-109页
  三、单位构成第109-113页
 第二节 表现形式第113-121页
  一、精英政治第114-118页
  二、派系政治第118-121页
 第三节 行为方式第121-126页
  一、“魅力依附”型第122-124页
  二、“弱联强分”型第124-126页
 小结第126-133页
第五章 政党体系变迁的制度因素第133-171页
 第一节 政治规则的建构与变迁第133-141页
  一、政治规则的形成第133-135页
  二、政治规则的变化第135-139页
  三、政治规则的稳定第139-141页
 第二节 选举政治第141-151页
  一、总统选举第141-144页
  二、国会选举第144-151页
 第三节 影响途径第151-160页
 小结第160-17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71-181页
 一、政党体系变迁的动因第171-176页
 二、政党体系变迁的模式与可能走向第176-181页
参考文献第181-195页
后记第195-197页

论文共1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和论争
下一篇: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研究与硬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