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液两相界面传质过程的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7-8页 |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8-19页 |
| ·界面传质机理的研究 | 第8-12页 |
| ·经验型传质模型 | 第8-10页 |
| ·流体力学型传质理论 | 第10-11页 |
| ·界面非平衡理论 | 第11-12页 |
| ·相际传质的界面研究 | 第12-16页 |
| ·界面湍动和 RBM 效应 | 第12页 |
| ·界面相及界面实验方法 | 第12-14页 |
| ·激光全息干涉法简介 | 第14-16页 |
| ·两相传质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 ·RBM 效应对相际传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 ·表面活性剂对相际传质的影响 | 第17-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测量原理 | 第19-28页 |
| ·实验装置 | 第19-23页 |
| ·实验光学系统 | 第19-20页 |
| ·液液传质模拟装置 | 第20-22页 |
| ·计算机采集和图像存储 | 第22-23页 |
| ·实验原理 | 第23-28页 |
| ·全息干涉法测量浓度场的原理 | 第23-24页 |
| ·干涉条纹与折射率 | 第24-26页 |
| ·浓度与折射率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基本物性数据的测量 | 第28-40页 |
| ·实验方法可靠性验证 | 第28页 |
| ·密度和粘度的测量 | 第28-30页 |
| ·密度的测量方法 | 第28-29页 |
| ·粘度的测量方法 | 第29-30页 |
| ·折射率的测量 | 第30页 |
| ·测定结果 | 第30-37页 |
| ·扩散系数的测量 | 第37-40页 |
| 第五章 液-液传质的实验及理论研究 | 第40-55页 |
| ·理论研究 | 第40-42页 |
| ·界面浓度 | 第40页 |
| ·传质系数 | 第40-41页 |
|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性质 | 第41页 |
| ·界面浓度与界面能的关系 | 第41-42页 |
| ·液-液相际传质实验研究 | 第42-49页 |
| ·油相侧界面传质 | 第42-45页 |
| ·水相侧界面传质 | 第45-49页 |
| ·表面活性剂对界面浓度的影响 | 第49-54页 |
| ·实验结果及处理 | 第49-50页 |
| ·模型参数拟合 | 第50-51页 |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51-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 附录Ⅰ 主要符号说明 | 第65-67页 |
| 附录Ⅱ 近界面浓度数据 | 第67-68页 |
| 附录Ⅲ 所用试剂规格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