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基于人力资源价值评价与绩效评价的滁州学院教师薪酬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2页
   ·高校教师薪酬体系问题的提出第11页
   ·论文内容简介第11-12页
第二章 薪酬体系的基础理论第12-16页
   ·薪酬与薪酬体系的概念第12-13页
   ·薪酬的作用第13-14页
     ·保障功能第13页
     ·激励功能第13页
     ·调节作用第13-14页
     ·凝聚作用第14页
   ·基本薪酬体系的分类第14-15页
     ·职位薪酬体系第14页
     ·技能薪酬体系第14-15页
     ·能力薪酬体系第15页
   ·薪酬体系的理论基础第15-16页
     ·公平理论第15页
     ·人力资本理论第15-16页
     ·期望理论第16页
     ·委托-代理理论第16页
第三章 滁州学院教师薪酬体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6-20页
   ·滁州学院教师薪酬体系现状第16-17页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7-20页
     ·总体水平偏低,不具有市场竞争力第17-18页
     ·薪酬差距偏小,平均主义色彩深厚第18-19页
     ·薪酬结构不合理,内容单调第19页
     ·薪酬的激励作用未能有效发挥第19-20页
第四章 滁州学院教师薪酬体系重构的必要性第20-22页
   ·有利于学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20-21页
   ·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的激励功能第21页
   ·有利于高校人力资源的系统管理第21-22页
   ·有利于促进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第22页
第五章 滁州学院教师薪酬体系重构的思路第22-25页
   ·薪酬体系重构的原则第22-24页
     ·公平原则第22-23页
     ·激励原则第23页
     ·竞争性原则第23-24页
     ·经济性原则第24页
   ·薪酬体系重构的内容第24-25页
     ·制度工资第24-25页
     ·价值工资第25页
     ·绩效工资第25页
第六章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价值评价第25-32页
   ·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概述第25-26页
   ·高校人力资源成本的内涵第26页
   ·高校人力资源价值的内涵第26页
   ·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方法第26-27页
   ·高校教师价值的非货币计量—层次分析法第27-32页
     ·层次分析法(AHP)第27-30页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滁州学院教师价值第30-32页
第七章 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的绩效评价第32-47页
   ·高校人力资源的绩效考评第32-33页
     ·人力资源绩效考评的概念、作用第32-33页
     ·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系统第33页
   ·基于薪酬分配的高校教师绩效考评第33-34页
   ·滁州学院教师整体绩效评价—平衡记分卡法第34-42页
     ·平衡记分卡产生的背景及作用第34页
     ·教师整体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设计第34-39页
     ·构造教师整体绩效评价的平衡记分卡第39页
     ·基于BSC原理和AHP方法的教师整体绩效评价第39-42页
   ·滁州学院教师的个体绩效评价—模糊评价法第42-47页
     ·模糊评价法第43页
     ·建立教师个体绩效评价的指标模型第43页
     ·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第43-45页
     ·教师的个体绩效评价应用第45-47页
第八章 滁州学院教师薪酬体系重构的实践模拟第47-53页
   ·滁州学院教师薪酬基本情况分析第47-49页
     ·学校总体情况第47-48页
     ·收入与支出情况第48页
     ·教师薪酬分配情况第48-49页
     ·教师薪酬体系的重构第49页
   ·教师价值工资的计算第49-50页
   ·滁州学院教师绩效工资的计算第50-52页
     ·中文、音乐两系教师整体绩效工资的计算第51页
     ·中文系教师个体绩效工资的计算第51-52页
   ·滁州学院教师组合薪酬的计算第52-53页
   ·滁州学院教师薪酬体系分析对比第53页
结束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折射率介质透镜的像差理论及亚波长成像实验
下一篇:视频实时处理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