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光学论文--物理光学(波动光学)论文

负折射率介质透镜的像差理论及亚波长成像实验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46页
   ·负折射率及左手性介质的引入第13-15页
   ·负折射率材料的几种实现途径第15-26页
   ·左手性负折射率介质的物理特性第26-33页
   ·负折射率介质透镜研究进展第33-39页
     ·负折射率介质楔形棱镜第33-35页
     ·负折射率介质平板透镜第35-37页
     ·负折射率介质凹面透镜第37-39页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6页
第二章 正-负折射率介质界面处的光学传播特性第46-65页
   ·正-负折射率介质界面处的费马原理第46-50页
   ·正-负折射率介质界面处的折反射特性第50-54页
   ·正-负折射率介质界面处的负古斯-汉森位移第54-58页
   ·正-负折射率介质界面处的布儒斯特角第58-62页
     ·TE 波的布儒斯特角第58-60页
     ·TM 波的布儒斯特角第60-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三章 负折射率平板透镜系统的成像与像差特性第65-92页
   ·负折射率平板透镜系统的基本成像特性第65-72页
   ·负折射率平板透镜系统的初级像差特性第72-80页
     ·负折射率介质单平界面的初级像差特性第76-77页
     ·单块负折射率平板透镜的初级像差特性第77-79页
     ·消初级像差的双层平板透镜系统第79-80页
   ·负折射率平板透镜系统的波像差特性第80-90页
     ·多层平板透镜统的初高级波像差系数第81-84页
     ·双层平板透镜系统的波像差特性第84-87页
     ·三层平板透镜系统的波像差特性第87-88页
     ·四层平板透镜系统的波像差特性第88-89页
     ·k层等厚平板透镜系统的像差特性第89-90页
   ·本章小结第90页
 参考文献第90-92页
第四章 负折射率曲面透镜系统的成像与像差特性第92-125页
   ·负折射率曲面透镜系统的基本成像特性第92-96页
   ·曲面透镜系统的赛德尔像差和数公式第96-98页
   ·正-负折射率单折射曲面的像差特性第98-100页
   ·负折射率单块薄透镜的像差特性第100-108页
     ·消初级球差的负折射率单块球面薄透镜第101-102页
     ·消初级球差、慧差和畸变的负折射率薄透镜第102-104页
     ·消初级球差、象散和畸变的负折射率薄透镜第104-105页
     ·消初级慧差、象散和畸变的负折射率薄透镜第105-106页
     ·消球差的负折射率单块非球面薄透镜第106-108页
   ·消初级像差的负折射率双薄透镜系统第108-121页
     ·消初级像差的双薄球面透镜成像系统第112-117页
     ·消初级像差的非球面双薄透镜成像系统第117-121页
   ·负折射率双厚球面透镜成像系统第121页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参考文献第122-125页
第五章 左手性 LC 传输线平板透镜亚波长成像实验第125-150页
   ·左手性负折射率平板透镜亚波长成像的机理第125-129页
   ·二维 LC 传输线网络的等效介质参数第129-138页
   ·平板透镜亚波长成像实验第138-148页
     ·二维 LC 微带传输线的结构参数第139-141页
     ·亚波长成像的实验装置第141-142页
     ·亚波长成像的实验结果第142-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50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150-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录用和投稿的论文第153-155页
致谢第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前卫艺术的艺术符号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人力资源价值评价与绩效评价的滁州学院教师薪酬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