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文献回顾与综述 | 第8-10页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农民工的产生及发展 | 第12-16页 |
一、农民工的概念 | 第12-13页 |
二、农民工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三、农民工从业现状及其群体特征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 | 第16页 |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社会保障理论 | 第16-18页 |
(一)、庇古的“福利经济学” | 第16-17页 |
(二)、英、德改良主义的“福利国家论” | 第17页 |
(三)、凯恩斯的“充分就业”与“有效需求不足”理论 | 第17页 |
(四)、“贝弗里奇报告” | 第17-18页 |
三、国内学术界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 | 第18-21页 |
第四章 农民工权益社会保障缺位及原因分析 | 第21-27页 |
一、农民工权益社会保障缺位的现状 | 第21-24页 |
(一)、工资支付保障缺位 | 第22页 |
(二)、工伤保险缺位 | 第22-23页 |
(三)、疾病医疗保险缺位 | 第23页 |
(四)、失业保险缺位 | 第23页 |
(五)、养老保险缺位 | 第23页 |
(六)、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缺位 | 第23-24页 |
二、农民工权益社会保障缺位的原因 | 第24-27页 |
(一)、观念转变滞后 | 第24-25页 |
(二)、制度设计缺陷 | 第25页 |
(三)、法规政策缺失 | 第25页 |
(四)、资金筹集困难 | 第25-26页 |
(五)、农民工自身局限 | 第26-27页 |
第五章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7-31页 |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可行性 | 第28-31页 |
(一)、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29页 |
(二)、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页 |
(三)、建立分类分层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31页 |
第六章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初步设想 | 第31-41页 |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内容 | 第31-36页 |
(一)、工资支付保障制度 | 第31-32页 |
(二)、工伤保险制度 | 第32页 |
(三)、疾病保险制度 | 第32-33页 |
(四)、失业保险制度 | 第33-34页 |
(五)、养老保险制度 | 第34-36页 |
二、农民工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与运营 | 第36-38页 |
(一)、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 | 第36-37页 |
(二)、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 | 第37页 |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责任共担机制 | 第37-38页 |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管理与监督 | 第38-41页 |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管理 | 第38-39页 |
(二)、农民工权益和社会保障的监督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