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利息理论评析及对中国利率问题的思考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一、概念的辨析:利息和利率 | 第9-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西方利息理论溯源与考要 | 第16-24页 |
一、古典与新古典利息理论的历史考察 | 第16-19页 |
二、当代西方利息理论的考要 | 第19-23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西方利息理论的传承性分析 | 第24-29页 |
一、研究重点:从利息产生到利息决定的递嬗 | 第24页 |
二、分析方法:从局部均衡到一般均衡的演进 | 第24-26页 |
三、研究领域:从微观领域到宏观领域的扩展 | 第26-27页 |
四、研究对象: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延展 | 第27-28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批判与吸收:西方利息理论的纰缪与可鉴之处 | 第29-37页 |
一、关于利息的来源和本质 | 第29页 |
二、关于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形成 | 第29-31页 |
三、关于利率对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 第31-34页 |
四、关于利率政策及其运用 | 第34-36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西方利息理论在现实经济中的影响 | 第37-47页 |
一、对宏观经济及其政策取向的影响 | 第37-40页 |
二、对微观经济及其主体行为的影响 | 第40-42页 |
三、对国际金融发展的影响 | 第42-46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六章 中国利率问题:基于西方利息理论的理性思考 | 第47-71页 |
一、利率市场化:“利率决定在市场,调控在中央” | 第47-50页 |
二、相机抉择的利率政策与利率水平的理性调整 | 第50-54页 |
三、利率结构和利率体系的重整与搭构 | 第54-61页 |
四、利率传导机制的革故鼎新 | 第61-70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个人简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