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9页 |
一、颜文樑及其文化艺术背景 | 第9-11页 |
二、颜文樑的艺术生平 | 第11-16页 |
(一) 颜文樑的少年时期 | 第11-12页 |
(二) 颜文樑的艺术成长期 | 第12-14页 |
(三) 颜文樑的艺术成熟期 | 第14-16页 |
三、颜文樑的艺术特色 | 第16-24页 |
(一) 颜文樑的构图特色 | 第16-18页 |
(二) 颜文樑的色彩特色 | 第18-23页 |
(三) 造型特色 | 第23-24页 |
四、颜文樑的美学观念 | 第24-27页 |
(一) 美来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 第24-25页 |
(二) 艺术要有为社会服务之功能 | 第25页 |
(三) 艺术是和科学紧密联系的 | 第25-26页 |
(四) 艺术应为群众接受的艺术 | 第26-27页 |
五、颜文樑的人格魅力和治学态度 | 第27-29页 |
(一) 淡泊名利 | 第27页 |
(二) 爱好专一,持之以恒 | 第27页 |
(三) 童心童趣 | 第27-28页 |
(四) 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 第28页 |
(五) 爱国爱民 | 第28-29页 |
(六) 严谨的治学态度 | 第29页 |
六、颜文樑与徐悲鸿、刘海粟等同时期国内大师的联系和比较 | 第29-33页 |
(一) 颜文樑与徐悲鸿的联系与比较 | 第29-32页 |
(二) 颜文樑和刘海粟的联系与比较 | 第32-33页 |
七、颜文樑对中国近代绘画的贡献 | 第33-35页 |
(一) 兴办私学 | 第33-34页 |
(二) 教书立说 | 第34-35页 |
八、结语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附件 | 第38-60页 |
颜文樑的生平简历 | 第38-47页 |
图片 | 第4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