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FI的软件异构多核系统及其安全应用模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9页 |
·EFI-BIOS平台 | 第10-12页 |
·多核的发展和软件的困局 | 第12-14页 |
·虚拟化技术及其在安全方面的应用 | 第14-17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现状 | 第17-19页 |
·新方案的提出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软件异构多核相关技术分析 | 第22-35页 |
·可扩展固件接口(EFI)框架分析 | 第22-27页 |
·基本的EFI架构 | 第22-24页 |
·EFI平台框架启动流程 | 第24-26页 |
·EFI下的操作系统加载器 | 第26-27页 |
·多核系统分析 | 第27-31页 |
·多核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多核下的中断机制 | 第28-30页 |
·操作系统对多核的支持 | 第30-31页 |
·x86 平台虚拟机原理分析 | 第31-33页 |
·全虚拟化 | 第32页 |
·半虚拟化 | 第32页 |
·预虚拟化 | 第32-33页 |
·硬件虚拟化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软件异构多核系统架构的设计 | 第35-52页 |
·软件异构多核系统框架设计 | 第35-36页 |
·多核多操作系统的启动设计 | 第36-40页 |
·处理器间中断IPI的分析 | 第37-38页 |
·多操作系统的启动流程 | 第38-40页 |
·软件异构多核内存管理与划分 | 第40-41页 |
·软件异构多核系统的通信机制 | 第41-46页 |
·共享内存 | 第43页 |
·请求和数据的传送方式 | 第43-44页 |
·请求到达和对目标的通知 | 第44-45页 |
·共享内存中的锁机制 | 第45-46页 |
·软件异构多核系统的设备管理 | 第46-51页 |
·多操作系统的设备划分办法 | 第46-47页 |
·多核多操系统下的中断控制 | 第47-51页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软件异构多核系统通信和设备共享的实现 | 第52-71页 |
·多操作系统下的通信实现 | 第52-61页 |
·主要数据结构 | 第54-58页 |
·主要函数和功能 | 第58-61页 |
·多操作系统下的设备共享的实现 | 第61-69页 |
·IO设备虚拟化技术分析 | 第61-63页 |
·软件异构多核系统的设备共享方案 | 第63-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五章 基于软件异构多核系统的安全模型设计 | 第71-80页 |
·基于软件异构多核系统的网络安全模型 | 第71-75页 |
·当前主机网络安全保护主要技术 | 第71-73页 |
·多核多操作系统下的网络安全模型 | 第73-75页 |
·基于软件异构多核系统的文件保护模型 | 第75-79页 |
·当前文件保护主要的技术和问题 | 第75-76页 |
·多核多操作系统下的文件保护模型 | 第76-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测试和分析 | 第80-86页 |
·开发和调试软硬件平台 | 第80-81页 |
·基于虚拟机测试方法的系统测试 | 第81-84页 |
·测试结果分析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6-89页 |
·软件异构多核系统的总结 | 第86-88页 |
·软件异构多核系统的展望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