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理论论文--建筑史论文--中国建筑史论文

建国十年建筑思潮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插图索引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17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研究的背景第14页
     ·研究的意义第14-15页
   ·研究的范围与内容第15页
   ·研究的结构与方法第15-17页
第2章 现代化与中国建筑第17-21页
   ·现代化的定义与特征第17页
   ·中国现代化的类型第17-18页
   ·中国现代化的历史第18-19页
   ·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第19-20页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建国十年的建筑发展历程第21-29页
   ·现代主义的短暂发展时期(1949—1952 年)第21-23页
   ·传统复兴式建筑盛行阶段(1952—1954 年)第23-24页
   ·反浪费运动下的简化时期(1955—1957 年)第24-26页
   ·开始跃进与国庆工程时期(1958—1959 年)第26-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口号下历史主义的盛行第29-50页
   ·历史主义倾向的缘起第29-35页
     ·民族主义思想的高涨第29-31页
     ·苏联文艺思想的影响第31-35页
   ·北京首都规划与梁陈方案第35-36页
   ·中国传统形式复兴的高潮第36-41页
   ·复古主义被批判后的余音第41-43页
   ·简约风格民族形式的发展第43-47页
   ·时代特点和局限性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现代主义的艰难延续第50-75页
   ·现代主义的渊源第50-55页
     ·现代主义在欧洲的起源第50-51页
     ·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引入第51-55页
   ·建国十年初期的发展第55-69页
     ·推动因素第55-57页
     ·代表作品第57-67页
       ·集合住宅第57-60页
       ·医疗建筑第60-64页
       ·教育建筑第64-66页
       ·其他建筑第66-67页
     ·发展特点第67-69页
   ·建国十年中期的倒退第69-70页
     ·官方意识形态的打压第69页
     ·建筑师个人思想转变第69-70页
   ·建国十年后期的潜流第70-73页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6章 地方主义的初步发展第75-87页
   ·地方主义概述第75-76页
   ·汉族地方式建筑第76-82页
     ·华北地方式建筑第76-78页
     ·江南地方式建筑第78-79页
     ·“嘉庚风格”建筑第79-82页
   ·少数民族形式第82-84页
   ·外来建筑形式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结论第87-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锆钛酸铅陶瓷材料的拉曼散射研究
下一篇:抗癌一类新药RAC的质量标准和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