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关系论文--国际经济关系论文--国际经济合作论文--区域间经济关系论文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2页
引言第12-16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理论与实践意义第14-15页
 四、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5-16页
第一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背景和动因第16-29页
 第一节 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第16-21页
  一、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美国第16-18页
  二、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欧盟第18-19页
  三、国际经济关系变动中的东亚第19-21页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第21-23页
  一、生产和资源配置的全球化第21-22页
  二、全球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第22页
  三、投资和金融的全球化第22-23页
 第三节 WTO多边框架下贸易形势和格局的复杂性第23-26页
  一、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盛行第24页
  二、WTO规则制定的局限性第24-25页
  三、WTO谈判的复杂性第25页
  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贸易自由化进程受挫第25-26页
 第四节 谋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和金融危机的影响第26-29页
  一、提高东亚各国在国际谈判中的地位第27页
  二、提高东亚各国的福利水平第27-28页
  三、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第28-29页
第二章 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解体与新思维的出现第29-43页
 第一节 东亚“雁行模式”的解体第29-35页
  一、东亚经济格局的变迁第29-31页
  二、东亚“雁行模式”的解体第31-32页
  三、东亚经济格局的重塑第32-35页
 第二节 东亚“新地区主义”思维的出现第35-43页
  一、地区主义和“新地区主义”的理论内涵第36-37页
  二、“新地区主义”的特点第37-38页
  三、东亚“新地区主义”兴起的背景第38-39页
  四、“新地区主义”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第39-43页
第三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理论依据第43-56页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理论第43-46页
  一、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44-45页
  二、经济全球化对东亚的影响第45-46页
  三、经济全球化对东亚各国未来发展的影响第46页
 第二节 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第46-51页
  一、马恩列斯的相互依赖理论第47页
  二、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经济相互依赖理论第47-48页
  三、国际经济相互依赖格局第48-50页
  四、东亚各国在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中获益第50-51页
 第三节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第51-56页
  一、地缘政治经济理论的内涵第51-53页
  二、地缘政治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第53-54页
  三、东亚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第54-56页
第四章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分析第56-70页
 第一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静态效应分析第56-62页
  一、贸易创造效应(Trade Creation Effect)第56-58页
  二、贸易转移效应(Trade Diversion Effect)第58-59页
  三、福利效应(Welfare Effect)第59-62页
 第二节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动态效应分析第62-64页
  一、规模经济效应第62-63页
  二、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第63页
  三、投资效应第63-64页
 第三节 东亚各国组成FTA的福利效应实证分析第64-70页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福利效应分析第64-68页
  二、东盟+中日韩“10+3”福利效应分析第68-70页
第五章 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的可行性与战略途径第70-96页
 第一节 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背景第70-73页
  一、国际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出现第70页
  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第70-71页
  三、日本的推动第71-72页
  四、东亚金融货币合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第72-73页
 第二节 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现状第73-77页
  一、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意向和监督机制的出现第73-74页
  二、《清迈协议》(Chiang Mai Initiative)的签订第74-75页
  三、亚洲债券基金(Asian Bond Fund)的设立第75页
  四、“亚洲货币单位(Asia Currency Unit)”的推出第75-77页
 第三节 东亚金融货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障碍第77-80页
  一、政治因素的障碍第77-78页
  二、社会制度的差异第78页
  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78-79页
  四、美国因素的干扰第79-80页
 第四节 东亚区域金融货币合作的战略途径第80-91页
  一、构建东亚记账单位第80页
  二、构建东亚债券市场第80-83页
  三、构建东亚汇率联盟第83-87页
  四、构建东亚货币基金第87-89页
  五、构建东亚单一货币第89-91页
 第五节 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现实路径分析第91-96页
  一、东亚货币一体化的现实路径第92-93页
  二、东亚金融货币合作之中国战略第93-96页
第六章 积极推进中国—东盟FTA的建设进程第96-111页
 第一节 东盟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第96-100页
  一、东盟的决策机构和宗旨第96-97页
  二、东盟历届首脑会议取得的成果第97-99页
  三、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第99-100页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与发展第100-107页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背景第100-101页
  二、中国与东盟经济贸易往来和互补性分析第101-104页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产生与发展第104-107页
 第三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历史意义第107-111页
  一、有利于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第107-108页
  二、体现了双方睦邻互信合作的强烈意愿第108-109页
  三、有利于促进中国和东盟各自经济的发展第109-111页
第七章 中国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及一体化的战略导向第111-140页
 第一节 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建设第111-114页
  一、重新认识“地区主义”的现实意义第111-112页
  二、为中国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第112-113页
  三、推动政府职能和企业机制的改变第113-114页
 第二节 继续开展中日韩FTA构建的可行性研究和探索第114-124页
  一、中日韩三国建立FTA的战略意义第115-117页
  二、中日韩三国建立FTA的可行性分析第117-124页
 第三节 积极推动东亚共同体的建设第124-129页
  一、东亚“10+3”合作想法的提出第124-125页
  二、东亚“10+3”历次会议成果和进程第125-126页
  三、中国在“10+1”合作的领先和日韩的跟进第126-129页
 第四节 联盟港澳台尽快形成“大中华经济圈第129-140页
  一、“大中华经济圈”构建的历史意义第129-130页
  二、大陆与港澳的经济贸易发展状态分析第130-133页
  三、大陆与台湾的经济贸易发展状态分析第133-137页
  四、构建“大中华经济圈”的可行性分析第137-140页
结论第140-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47页
后记第147-148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宪政视野下的村民自治研究
下一篇:良心·自由·人性善恶--康德良心论的人学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