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生物陶粒流化床脱氮效能的试验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页 |
·氮污染对水体的危害 | 第8页 |
·污水中氮的生物处理方法 | 第8-14页 |
·传统的生物脱氮方法 | 第8-10页 |
·短程硝化反硝化 | 第10-11页 |
·同时硝化反硝化 | 第11-13页 |
·厌氧氨氧化 | 第13-14页 |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 第14-22页 |
·流化床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性 | 第15-16页 |
·生物流化床的发展沿革 | 第16-19页 |
·生物流化床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 第23-29页 |
·研究方法与过程 | 第23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23-28页 |
·试验装置的设计 | 第23-24页 |
·试验废水 | 第24-25页 |
·颗粒填料 | 第25-27页 |
·污泥接种与载体挂膜 | 第27-28页 |
·检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轻质生物陶粒流化床载体除污染性能研究 | 第29-44页 |
·生物流化床反应器的启动 | 第29-33页 |
·内循环流化态临界值 | 第29-31页 |
·载体挂膜与培养驯化 | 第31-33页 |
·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 | 第33-38页 |
·曝气量 | 第33-34页 |
·HRT | 第34-36页 |
·容积负荷 | 第36-38页 |
·氮的去除 | 第38-40页 |
·氨氮的去除 | 第38-39页 |
·总氮的去除 | 第39-40页 |
·生物浓度与耗氧速率 | 第40-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停留时间分布对生物流化床脱氮效果的影响 | 第44-62页 |
·非理想反应器动力学模型与停留时间分布 | 第44-52页 |
·非理想反应器动力学模型 | 第44-45页 |
·停留时间分布的基本概念 | 第45-46页 |
·RTD示踪技术 | 第46-50页 |
·串联模型 | 第50-52页 |
·生物流化床RTD示踪试验研究 | 第52-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2-53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53-59页 |
·不同HRT下的RTD | 第53-55页 |
·设置不同数目挡板对RTD的影响 | 第55-59页 |
·RTD对流化床脱氮效果的影响 | 第59-61页 |
·氨氮的去除 | 第59-60页 |
·总氮的去除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三相分离区污泥层对流化床脱氮效果的影响 | 第62-66页 |
·试验装置三相分离区的强化 | 第62-63页 |
·总氮的去除 | 第63-64页 |
·机理讨论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摘要 | 第73-75页 |
ABSTRACT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